近日,《柳叶刀》最新发表英格兰一项大规模人群的二次感染研究,表明自然感染后的抗体阳性能够至少预防84%的二次感染,尤其是有症状感染。
相较于前不久同样发表于《柳叶刀》的丹麦全国人口二次感染分析,这项分析在频繁接受筛查的医院工作人员中开展,而且覆盖了B.1.1.7突变株广泛传播的时期。
截图来源:The Lancet
这项名为SIREN的研究是一项大型、英国全国性、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在英格兰所有公立医院医护人员以及行政支持工作者中分析二次感染的风险。在2020年6月18日-2020年12月31日期间,研究共纳入了25661名医疗保健工作者,其中84.2%是女性,中位年龄为45.7岁。在研究开始时,有8278人(32.3%)已知感染过新冠病毒(抗体或核酸检测阳性),17383人为血清抗体阴性人群。随访期间,这些受试者每2-4周接受冠抗体和核酸检测,且每2周完成一次症状和新冠暴露调查。总的来说,这些受试者在研究前后共进行了约22万次核酸检测和13.6万次抗体检测。
此次发表的是截至2021年1月11日的中期分析数据。根据血清学和核酸结果证据的强弱,在既往感染者中,新检测出153例可能的(possible)二次感染(定义为两次核酸阳性间隔90天,或抗体阳性者在首次抗体阳性结果4周后新检测出核酸阳性)和2例很可能的(probable)二次感染(定义为还需要血清学定量数据或病毒基因组数据的支持),其中50人具有新冠症状,76人完全无症状;相比之下,既往阴性者中检测出1704例新发感染(定义为首次检出核酸阳性)。两组的感染率分别为7.6例二次感染/每10万人-日和57.3例新发感染/每10万人-日。
▲既往感染者、未感染者(红色)、二次感染(浅蓝)检测出核酸阳性的人数。参考资料[1]
研究团队以此折算出:既往新冠病毒感染激发的免疫力可将二次感染风险降低84%,将有症状二次感染风险降低93%,但对于无症状感染,首次感染提供的防护效力则只有52%。换言之,二次感染更可能是无症状的。此外,如果仅以2例很可能的二次感染计,则既往感染的保护力高达99.8%。
根据核酸检测结果推测,初次感染和二次感染的中位间隔为201天;根据症状出现时间推测,两次感染的中位间隔为241天。这意味着,初次感染后的免疫保护作用平均至少维持7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后期,B.1.1.7突变株广泛流行,引起了近50%的感染,但在这项研究中,并未观察到突变株对二次感染率的影响。
上述分析已经调整了包括年龄、性别、族裔、临床岗位、研究后期疫苗接种等多个影响因素,因此既往感染的这一保护效果也是独立于疫苗的效果。同时,对比SIREN研究中另一组独立的疫苗接种效果数据,以及新冠疫苗临床试验数据,研究团队认为自然感染的保护程度与疫苗相似。
研究团队还强调,自然感染的实际保护效力可能更高。因为潜在二次感染发生率曲线基本始终平稳,与社区流行高峰不符,这提示一些潜在二次感染可能是新冠病毒残留RNA导致的检测阳性;此外,既往未感染者中,有864例仅出现抗体转阳但缺乏核酸检测结果,并未计入新发感染。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团队表示,这项研究表明,在大多数人中,既往新冠病毒感染带来的免疫力能有效预防未来感染。尽管疫苗正在大力推广普及,但全球疫情尚未平息,自然感染后免疫和疫苗激发免疫的持久性尚未确定。大型队列研究能够提供更多关于二次感染率和二次感染特征的信息,为疫情防控措施的指定提供了宝贵信息。
在《柳叶刀》同期发表的评论文章中,西奈山伊坎医学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Florian Krammer教授指出,SIREN研究增添新的重要证据,表明自然感染可以预防二次感染,而且可能以抗体依赖的方式发挥作用。但同时,他也指出这项研究缺乏抗体定量检测,目前,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抗体保护滴度仍然是个重要且未知的难题。未来,无论是自然感染还是疫苗免疫,确定发挥保护作用的抗体滴度都应当作为研究优先方向。
参考资料:
[1] Victoria Jane Hall, et al., (2021). SARS-CoV-2 infection rates of antibody-positive compared with antibody-negative health-care workers in England: a large, multicentr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SIREN). Lancet, DOI: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1)00675-9
[2] Florian Krammer. (2021). Correlates of protection from SARS-CoV-2 infection. Lancet, DOI: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1)00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