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
只是洗了条鱼,却失去了手臂!
创伤弧菌感染不罕见!
以下简单搜罗的,近年来见诸媒体报道的创伤弧菌感染案例!
海鱼、海虾本是百姓餐桌上的海鲜美味,处理时稍不留神,被鱼骨、虾尖划破点皮也属正常,弧菌自破损处进入身体后产毒,尚能理解,连沾上少许的竹片和水桶都能致病,可见此菌毒性之烈!
生人勿近的创伤弧菌
是何妖孽?
创伤弧菌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嗜温、嗜盐的革兰氏阴性菌,氧化酶阳性、兼性厌氧、有荚膜、不产芽胞的弧菌。与霍乱弧菌、肠炎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同为常见的致病性弧菌之一。
1970年ROLAND第一次报道由创伤弧菌感染案例,1976年首次分离鉴定该病原体。1979年FARMER将其命名为“创伤弧菌”。其抵抗力不强,在>52℃、NaCl<0.04%或>8%、12%胆汁及Ph<3.2的环境中不生长,煮沸3min或120℃干式烘烤10 min即可死亡。
根据创伤弧菌的生化特征及宿主情况,将其分成1、2、3种生物型:
1型菌株能使人致病,常分布于贝壳类动物;2型菌株则主要引起鳗鱼等海洋无脊椎动物感染,目前在人感染创伤弧菌的病例中也有少量检出;第三种为近年来分类的生物3型创伤弧菌。该菌主要与罗非鱼的养殖及加工处理有关。
1901年-2015年间全球海洋表面温度变化情况。海平面温度的上升有利于弧菌的传播,并增加了受感染的人口数量。(来源:The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ifth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eds Stocker, T.F. et al).)
具有机会致病性,在世界各地的河口和沿海等环境中广泛分布,同时在水中、海底沉积物、海水产品(如虾、鱼、牡蛎等)也有存在。温度和盐度被认为与创伤弧菌的生存与分布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会影响该致病菌所引发病例发生情况。
在每年的5-10月间沿海水域污染水平较高,随气候变暖及人类海上作业活动的增加,以及具有感染高危因素如糖尿病、肝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人群比例增加,多因素累计导致近年发病案例呈上升趋势。
在发达国家因弧菌感染致死病例中,创伤弧菌感染占大多数,创伤弧菌感染后期败血症死亡率超过50%,多见于50岁以上男性,有肝炎、免疫抑制等慢性基础疾病人群为主要好发人群,所致败血症症状包括急性发热、寒战、呕吐、腹痛等,常继发皮肤损害,出现水疱及皮肤坏死。所致感染中,绝大多数的感染途径为食用了被污染的海鲜或经伤口暴露。
污染情况
毛蚶
图片来源:网络
国内抽样调查报告中显示:北京、舟山两地创伤弧菌水产品检出率分别为15.7%和25.56%,分类产品中以贝类(23.4%)及毛蚶(41.77%)最高,不同水产品创伤弧菌检出情况见下表:
注:MPN(Most ProbableNumber)最大可能数
来源:潘军航.浙江沿海创伤弧菌的分布特征及其种群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15.
创伤弧菌感染
症状有哪些?
1、胃肠炎
创伤弧菌感染只引起相对温和的胃肠炎症状,此种情况较少见,且无死亡病例报道。若未采用抗生素进行对应治疗,腹泻的症状仍会延续。有限的资料表明:感染途径多与生食牡蛎等海水产品有关。
2、脓毒血症
生食牡蛎等海产品引发感染的病例中,绝大多数都是那些具有潜在疾病或有慢性病的人员,很少有健康人员因此而感染导致败血症的病例。虽然创伤弧菌的分布及污染率较高,但本病的发病率很低,健康人群的发病率低于百万分之一。2000-2003年的创伤弧菌感染病例报告中表明:94%的患者具有一种或几种潜在疾病及风险因素与感染发生有关,酗酒、血清铁浓度升高、肝功能损害等因素有利于创伤弧菌的生长及繁殖。
此外,因女性雌激素对创伤弧菌毒素具备一定免疫作用,发病人群中男性>女性。在发生脓毒血症的病例中,病情进展迅速,常可可合并腿部及组织筋膜炎,需立即进行外科清创减压术甚至截肢手术,以防止病情恶化及死亡。
3、伤口感染
创伤弧菌能够通过身体伤口暴露的部位侵入机体,尽管这些伤口多数时候并不明显,感染潜伏期为3h-12d,多数病例在24h内即可出现症状,感染初期会先在伤口位置红斑、水肿等情况,局部组织坏死后则会进一步感染深层的组织,导致坏死性筋膜炎的发生。这种潜在的持续性急性蜂窝组织炎可能延伸到骨骼的肌肉,导致更广泛的损伤,严重时,医生不得不选择截肢以保全患者性命。
创伤弧菌
实验室检测方法
美、加等发达国家均有标准化的创伤弧菌检验方法及标准,而国内目前尚无食品中创伤弧菌检验的标准方法,目前常用检测方法有增菌培养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其中,前者由于样本中背景杂菌种类及数量较多,对创伤弧菌的分离干扰较大,造成漏检率较高而容易使样品呈假阴性;
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虽然特异性及灵敏度较高,但并不能分离得到细菌菌株,存在样品检测结果假阳性的可能,由上可知,推荐多种方法联合检测,以提高创伤弧菌的检出率。
创伤弧菌培养24h血平板菌落特征
图片来源:陈东科,孙长贵.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如何预防和应对
创伤弧菌感染
1、由于创伤弧菌在环境及海产品中污染率较高,从事海鲜类产品销售、转运、制作等密切接触类从业人员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2、有长期酗酒、肝功能不全、糖尿病等高危因素人群,应避免生食海鲜。
3、皮肤有伤口或破损时,应避免接触海水或海鲜产品。
4、清理毛蚶、贝类、鱼、虾等海产品时,建议佩戴手套。
5、如有高危创伤弧菌接触史后,身体出现红肿、水疱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第一时间向医生提供病史信息,以便帮助医生对本病的诊断,便于后续的尽早治疗及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曾兵兵,高昉,姜勇,等.创伤弧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 48(002):145-149.
2.BACraig, Oliver J D , Munirul A , et al. Vibrio spp. infections[J].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2018, 4(1):8-.
3.白瑶,叶淑瑶,江涛,等.水产品中创伤弧菌检测方法建立与应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8, 030(006):592-597.
4.潘军航.浙江沿海创伤弧菌的分布特征及其种群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15.
5.陈东科,孙长贵.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