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手足口病并非婴幼儿的专属,该病也可能发生于成人。然而,成人手足口病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常引起误诊或漏诊。以下我们先来看两则案例。
病例介绍
病例 1,男性,36岁,因手足皮疹5天于皮肤科就诊[2]。
5天前患者的手掌和足底开始出现水疱,伴舌部溃疡(图1)。此外,患者还有发热、全身不适和咽痛。发病前1周,患者家中2岁和4岁的孩子也曾出现类似症状,被诊断为手足口病。
图1. 手掌、足底水疱和舌部溃疡[2]
对患者的右足底疱液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示肠道病毒阳性。血清柯萨奇病毒抗体检测同样证实柯萨奇病毒A16型阳性,因此手足口病诊断明确。
经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支持性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就诊后2周内手掌病变消退,而足部病变(图2)和口腔黏膜小溃疡直至8周后才完全消失。
图2. 足部病变恢复期[2]
病例2,男性,19岁,既往无免疫功能不全或特应性疾病的病史,此次因发热伴皮疹就诊[3]。发病前患者曾参加国际体育比赛,当时也有儿童运动员,但参赛期间患者未发现有人生病。
1天前患者开始发热,次日出现瘙痒性皮疹,后者首发于口周和下巴、鼻、前额、面颊,随后蔓延至头皮、手掌、手背、足底、小腿和手腕。这些不同阶段的皮疹包括红斑、丘疹、水疱、糜烂和结痂,病变大小和颜色各异。
图3. 面部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手掌、手背斑疹[3]
除了C-反应蛋白升高(55 mg/l),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口周结痂疹的细菌涂片、病原体血清学(细小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型或2型、支原体)、胸片结果均未见异常。
然而,患者的右足底疱液检测证实柯萨奇病毒A6型阳性,患者的最终诊断为手足口病。除了口服抗组胺药,患者还局部外用夫西地酸乳膏(面部)、局部外用倍他米松和庆大霉素乳膏(手掌)。1天后,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后续4天内皮疹消退。
病例学习
1. 成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成人手足口病并不常见,约占所有手足口病病例的0.63%。我国大多数成人手足口病患者来自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这可能与温暖气候(12~27℃)和高湿度有利于肠道病毒传播有关(图4)。然而,由于气候变化、病毒持续进化和国际旅行逐渐增加,学者预期成人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4-5]。
图4. 我国浙江北部成人手足口病发病率与气温、降水量关系[5]
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266例成人手足口病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7.5岁,男女比例为1.13:1,其中以家庭主妇(23.3%)、学生(12.4%)或教师(12.0%)为主[5]。
近期家中有手足口病患儿(与患儿有密切接触史)、个人卫生意识薄弱是成人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4-5]。
病因学方面,与儿童相似的是,成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因也是人类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其他病毒分型包括柯萨奇病毒A6型或A10型等。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柯萨奇病毒A6型相关成人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有所升高。
2. 成人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
绝大部分(98.1%)的成人手足口病患者症状轻微,且临床表现常不典型。与其他病毒株相比,柯萨奇病毒A6型相关成人手足口病更易导致误诊或漏诊,该型发生脑炎、脑膜炎等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入院率较高[3,5]。
与儿童典型手足口病相比,柯萨奇病毒A6型相关成人手足口病以成人发病为主,患者多先出现不同程度的前驱症状,包括中高热(>38.5℃)、胃肠道和卡他症状。
前驱症状后该型患者出现的皮疹范围更广、组织破坏更严重,包括口腔病变、口周瘙痒性水疱、掌跖红斑或紫癜样病变。手足背受累是该型手足口病较为特殊的分布特征。数周后,患者可出现手掌和足底脱皮和/或指甲脱落。
成人手足口病的常见鉴别诊断包括多形红斑、二期梅毒、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疱疹性湿疹、皮肤癣病、银屑病、血管炎和特应性皮炎等。
综上所述,成人手足口病(尤其是柯萨奇病毒A6型感染)的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易伪装成其他多种急性皮肤病,更易导致误诊或漏诊。成人手足口病的平均发病年龄约为27.5岁,与手足口病患儿有密切接触史、个人卫生意识薄弱的成人更易发生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6型相关成人手足口病以成人为主,患者发生脑炎、脑膜炎等神经系统并发症和需要住院治疗的风险更高。
参考文献
[1] Li XW, Ni X, Qian SY, et al. Chines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2018 edition). World J Pediatr. 2018;14(5):437-447.
[2] Murase C, Akiyama M.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an Adult. N Engl J Med. 2018;378(14):e20.
[3]Merzel Šabović EK, Točkova O, et al. Atypical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an adult patient: 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Acta Dermatovenerol Alp Pannonica Adriat. 2019;28(2):85-88.
[4] Yin XG, Yi HX, Shu J, Wang XJ, Wu XJ, Yu LH.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dult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northern Zhejiang, China, May 2008-November 2013. BMC Infect Dis. 2014;14:251.
[5] Yu L, He J, Wang L,et al. Incidence, aetiology, and serotype spectrum analysis of adult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patients: A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in northern Zhejiang, China. Int J Infect Dis. 2019;85: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