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发起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国家中心指导、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核酸检测能力建设百千万工程”公益项目在湖南长沙正式启动。
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国家中心主任、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徐英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书记瞿介明,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创新办主任张琪,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立忠参加大会并致辞。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创新公益办公室主任张琪)
张琪表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我国患者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国民健康和生活质量,其病原体诊断的不明确往往是抗微生物药物不合理使用的主要原因。
(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国家中心主任徐英春)
我国今年4月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其中就指出微生物耐药是当前我国生物安全领域八个主要风险之一。徐英春教授表示,“精准的诊断才能合理治疗、科学防控,只有知道我们在防什么、控什么,才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而精准诊断需要工程”。
为此,项目将通过建立全国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核酸检测能力培训网络,对县医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常态化、系统化、专业化核酸检测能力培训,以协助带动各级医疗单位尤其县域医院,在完成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核酸检测工作的基础上,提升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核酸检测能,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书记瞿介明)
瞿介明教授也对该项目的展开表示了肯定,他强调各级各类医院都应该从主体上加强核酸检测能力的建设,希望该项目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整体诊断能级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据介绍,该项目将以线上线下互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全国100家地市州级综合医院组建专项培训基地,辐射带动1000家基层/县级医疗机构专项能力建设,为全国医学检验与临床超10000名专业人才搭建全面的培训及继续教育平台。项目预计开展两年,于2022年12月完成。
(捐赠仪式)
会上,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公益支持方,向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捐赠500万元,用于支持项目实施。戴立忠表示,充分发挥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建设的大规模核酸检测能力在全民健康中的应用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多方共同发力,提高呼吸道疾病检测手段精确性和可及性一直圣湘生物是高度关注的领域。
(戴立忠讲话)
下午,来自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等院的专家参与了项目首期省级分中心培训授课,内容涵盖成人和儿童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病原体核酸检测技术、质控及标本采集、送检,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本次活动将为项目接下来的实施起到示范作用,为基层医疗机构精准诊疗水平提升落到实处起到推动作用。最终,通过项目开展获得的数据成果、监测网络和大数据分析,将实现现有实验室核酸检测硬件设施的充分利用,助力基层医疗机构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同时,及时了解基层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流行趋势,为国家和政府快速决策制订相应的防控政策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