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后的公司将作为HeartFlow Inc.运营,预计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代码为“HFLO”。届时,HeartFlow预计获得约4亿美元现金,用于增长资本、产品开发和一般企业用途。合并后公司预估值为24亿美元,并拥有约28亿美元的完全分配股权价值。
据悉,该交易已获得Longview和HeartFlow董事会的一致批准。拟议交易需经Longview股东批准,并获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宣布生效的注册声明,预计将于2021年第四季度完成。
(图片来源:HeartFlow官网)
与大多数创业公司一样,成立以来,HeartFlow经历了产品研发、申请获批、融资、人员变动等程序。但作为全球AI辅诊独角兽,从各个层面来说,HeartFlow都是业内企业所跟随的对象或赶超的目标。因此,基于过往报道,贝壳社从人员情况、产品获批、商业化合作、融资、支付五个角度,对HeartFlow的发展过程做了简要梳理,以期能为国内AI辅诊企业的发展带来些启发。
FFRCT融合了无创成像、计算流体动力学、深度学习技术、3D建模等多种技术。以更高性价比与更小侵入性,代替原有的有创筛查方式和低准确率的无创筛查方式,是冠心病医学诊断技术上的突破。
资料显示,医生只需将标准的冠心病CT数据能上传到Heartflow的云平台,通过AI算法、血流动力学计算仿真、图像处理和分析人员的分析,即可形成个性化的、有彩色编码的冠状动脉3D模型,在此基础上还将提供每根血管的功能信息(心脏堵塞症状与血液流动情况)。
该技术的受益者遍布了上下游的各个环节。
在患者端和医院端,由于免去了有创检查,可以将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检查成本从5000美元大幅降低至不到2000美元。也使临床医生可以对每位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极大地改善了医患双方的诊断与治疗体验,且60%的患者不再需要血管造影,从而将医疗保健系统的成本降低了25%。
之于整个研发端来说,FFRCT则极大降低了研究难度、缩短了研发时长。在通过医学图像扫描单个患者的血管的基础上,再利用高性能计算机形成有颜色编码的三维模型,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改变虚拟模型来模拟手术或设备植入,进而完成针对不同特点患者的血管检测,同时可减少借助动物和活人身体进行的临床试验。此外,在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收集更多血管流量数据的基础上,FFRCT可模拟真实血管中的流速、方向和压力等的动态特征,而不再寄希望于高难度的人或动物体的测量。
2016年6月,HeartFlow宣布将推出的下一代HeartFlow FFRCT Analysis软件。发布后,产品先后在美国、欧盟、英国和日本上市。
据外媒报道,作为核心产品,FFRCT Analysis相对于第一代FFRCT技术,在检测速度、稳定性上均有提升,并且增加了安全措施以应对全球医疗机构的需求。还支持从初级保健诊所到医生办公室、医院等各种护理机构的访问。在诊断精准度、治疗方案、护理质量的提高以及减少就诊需求方面提供了解决方案,也推动着美国的心血管治疗向着价值医疗的方向转变。
2019年HeartFlow Planner通过FDA认证,是一种PCI手术规划产软件。据介绍,HeartFlow Planner可在进入导管室之前,实时建模多个治疗策略。被心内科医生罗伯特·萨菲安博士称为,是其所见过的,在有创血管造影之前,进行PCI规划的最佳工具。
(产品获批图)
当然,支持HeartFlow成长的关键是产品,但其核心因素还是在人。
HeartFlow成立的第五年,John H. Stevens和Charles A. Taylor两位创始人就将曾任Cordis首席科学官和全球研发主管、以及负责强生心血管设备的投资和研究的Campbell Rogers纳入公司麾下,现在,Rogers已是HeartFlow的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医疗官。
2014年8月29日,HeartFlow又宣布填补了首席财务官、首席商务官、营销副总裁等四个关键高管职位。就任的四位高管在各自领域均有至少20年的从业经验,且多在Intuitive Surgical, Inc.(生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ProNerve LLC(术中神经生理监测(IOM)领域的领导者)以及强生、GE等医疗器械头部企业担任过重要职位。在此后的一段时间,HeartFlow仍然在不断引入具有资深行业经验的人员加入。
截至目前,HeartFlow的管理团队涉及心脏病学、医疗技术和软件专业等多领域。董事会涵盖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和运营高管,包括强生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William Weldon和Intuitive Surgical的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Lonnie Smith等。此次SPAC后,Longview首席执行官John Rodin将加入HeartFlow董事会。
(图片来源:HeartFlow官网)
有竞争力的产品及资深管理团队的双重加码,使得HeartFlow备受资本追捧,融资数额不断攀升。据HeartFlow官网显示,2018年2月,HeartFlow完成了2.4亿美元E轮融资,来推动冠心病检测的商业化。《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报道称,这轮融资使HeartFlow目前的融资总额接近5亿美元,公司估值达到15亿美元。
然而从初创公司到细分领域的头部,需要的不仅是硬实力,“发展思路”是软支撑。HeartFlow的商业化,采取了“借力”的策略。
其中,与飞利浦的合作包含多个活动部件,除却HeartFlow技术的推广外,包括飞利浦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FFR)、即时无波比 (iFR) 和血管内超声 (IVUS) 的先进导管将与 HeartFlow 技术一起进行推广。双方还将研发合作纳入了协议条款,共同致力于“一种改进的 Cath - Lab X 射线图像FFR或 iFR 解决方案”。
此外,支付端发力最终成就了HeartFlow覆盖10万加患者的商业化成绩。
美国联邦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在2017年11月份完成了HeartFlow非侵入性冠状动脉疾病(CAD)分析技术的付款分类,即新技术移动支付分类(APC)。从 2018年1月1日起,向CMS支付这项技术费用的医疗保险注册医院将有资格报销;日本、英国销售产品也陆续被纳入医保报销范畴。
同时,包括覆盖2300多万人的安泰保险公司(Aetna)、覆盖3500万人的安森保险(Anthem)、为近550万人提供医疗保险的蓝十字蓝盾(Blue Cross Blue Shield)公司等都发布了针对FFRCT Analysis的积极的保险决议。
打破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技术上的空白,给HeartFlow带来了长达十余年的发展红利,但后来者在技术上早已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
我国的AI辅诊风起于肺结节辅助诊断,但相较于当时低准入门槛造成的粗劣竞争,心脑血管AI辅诊领域则涌现了一众优质的创业公司。除了此前介绍过的脉流科技以外,(脉流科技向建平:心脑血管AI辅诊行业仍是一片蓝海,但发展是非线性的)成立于2015年的搏动医学,目前已有2款产品获得NMPA三类注册证、4款产品获得欧盟CE认证,1款产品获得美国FDA认证。且产品布局于心、脑、肺部的辅助诊断和治疗等多领域及治疗环节。
(图片来源:搏动医学官网)
搏动的深脉分数(DVFFR),是首款通过NMPA认证的三类创新医疗器械,其利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影像(CTA)进行无创FFR分析,能够快速评估冠脉狭窄是否会导致心肌缺血,准确率达92%,分析时间也低于10分钟。而HeartFlow FFRCT Analysis则需要3个小时,且准确率为86%。
其自主研发的新一代AI-QFR冠脉精准诊断系统,是全球首款、首个NMPA批准上市的国产冠脉功能学和PCI(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手术导航系统。可在无需任何耗材和血管扩张药物就可进行快速FFR计算,且具有冠脉功能学精准诊断和精准PCI手术导航功能,有效提升患者预后。
强联智创是中国首家切入脑血管病AI辅诊的公司,其产品线覆盖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多个病种的全诊疗流程,包括UKnow®出血性脑卒中智能辅助诊疗、UGuard®缺血性脑卒中智能辅助诊疗及UPixel™智能诊疗云平台等多款产品。
但对比之下,HeartFlow的商业化,不仅归功于技术上的创新。
HeartFlow首席执行官John Stevens博士曾在2018年2.4亿美元融资完成后的声明中说,“鉴于最近与临床医生、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商业支付者和战略合作伙伴的合作势头,我们已经做好了增长的准备。”
上下游公司的破圈联动,形成了更为优质的治疗方案,也使得HeartFlow得以搭载飞利浦、GE等的设备入驻医院甚至进入全球市场;行业资深人士的加入、支付端的迅速跟进、临床的信任,最终成就了HeartFlow商业化的优质结果。
反观国内,受制于发展进程,AI辅诊领域缺乏既具备专业知识、又有从业经验的行业资深人才;医工分离造成的上游研发企业与医院端的分离也增加了临床转化的难度;且当下国内赛道企业虽不多,但发展趋于同质化,使得企业间抢占市场空间成为常态。此外,我国的医保虽覆盖人群广,但其保障额度低、类型少,覆盖慢病治疗的商业保险尚不完善。
因而,需要集中精力寻找发展出路的,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商业化团队。在整个行业发展步入更成熟的阶段后,行业内上下游企业寻求合作,医保机构、商业支付机构、医院也需要强化创新思维,多方联动。
毋庸置疑的是,此次HeartFlow的加速上市,背后是资本和行业共同的青睐,也必然驱动着全球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行业迈向更成熟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