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一切正常,唯独白细胞危急值,离谱!

2021-04-12 17:03:47来源:检验视界网
案例经过

3月15日上午血常规同事发现住院部某患者(妇产科,女,41岁,临床诊断:前庭大腺囊肿)白细胞出现危急值,如图1所示,WBC 1.95×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53.8%,淋巴细胞比率30.3%,单核细胞比率12.8%,嗜酸性粒细胞比率2.6%,嗜碱性粒细胞比率0.5%;RBC 3.64×1012/L,HGB 95g/L,MCV 85.4fL,PLT 271×109/L。

图1

整个血常规结果唯独白细胞危急值,查看散点图,未发现灰区及其它一些有价值的线索。于是,推片染色镜检,白细胞较少见,其余未见异常,与血球仪结果符合。

(说明:白细胞出现危急值,试剂、仪器状态、质控已排除,在此不做过多叙述。)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既然是住院患者,应该会有历史结果对比,如图2所示,3月9日WBC 8.92×109/L,3月12日WBC 8.52×109/L。

图2

白细胞忽然之间骤降,第一反应就是:会不会是同侧输液导致?但是在对比RBC、HGB、PLT数据后,可排除同侧输液可能性,汇总如表1的对比数据,不附带参考值及单位。

表1

从表1可知,3.15日血常规结果中RBC、HGB、PLT都与3.12日的结果相差无几,故排除同侧输液导致。

另外一个想法油然而生:难道是白细胞附壁现象?患者有发热或感染症状?导致本应该在循环池的白细胞“跑”到了边缘池?简单理解是,检验科化验的血常规是外周血的白细胞,也即是循环池;但若因感染或发热等因素,可使白细胞黏附于血管壁,也即是边缘池,致使检验科检测的外周血白细胞变得减少了。

如果是发热、感染症状引起的白细胞附壁现象,那电子病历说不定可以解开这些疑惑。

案例分析

【病例特点】

患者自诉月经规则,10天前自觉外阴包块,有灼热、疼痛,予抗炎等治疗(具体不详),疼痛减轻,包块缩小。于3月10日包块逐渐增大,疼痛加重,伴行走不便,低热,无腹泻腹痛。

查体:体温37.6℃,脉搏9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90/60mmHg,神志清楚,呼吸平稳。行妇科检查,初步诊断:前庭大腺囊肿。

【辅助检查】

3月9日患者在普通门诊就诊,血常规结果如图3,WBC 8.92×109/L,RBC 3.74×1012/L,HGB 99g/L,MCV 85.3fL,PLT 286×109/L,C反应蛋白0.32 mg/L。

图3

3月9日白带常规:上皮细胞±、白细胞+++、杆菌±、球菌++。因抗炎治疗效果虽有效,但3月10日包块逐渐增大,患者于3月11日入院做进一步诊疗。

3月12日血常规结果,如图4,WBC 8.52×109/L,RBC 3.62×1012/L,HGB 95g/L,MCV 84.8fL,PLT 261×109/L。

图4

生化结果(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如图5,基本正常。

图5

尿常规结果,如图6,尿离心镜检:红细胞+1、白细胞+2。

图6

凝血五项(PT、APTT、TT、Fbg、D-D二聚体),如图7,正常。

图7

甲状腺功能(FT3、FT4、TSH)和贫血三项,叶酸大于上限值45.40nmol/L,余均正常,如图8。

图8

乙肝两对半,如图9,HBsAb、HBcAb阳性,也即是2、5阳性,正常结果。

图9

输血前三项定量(HIV、TP、HCV),正常,如图10。

图10

腹部彩超结果,如图11,肝脏、胆囊、胰腺、脾脏、双肾、膀胱、子宫未见明显异常。

图11

DR胸片,如图12,正常。

图12

3月11日上午,行脓肿引流术,送检检验科做细菌培养,如图13,培养结果:大肠埃希菌(纯培养)。

图13

大致浏览完患者病历和相关检查结果后,虽然囊肿有脓液,但没有导致全身感染的地步。患者有低热症状,考虑疼痛引起所致,一般自己所遇到的白细胞附壁现象大多有高热、寒颤症状。既然白细胞附壁现象也排除了,那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拨开迷雾】

猜想逐个被否定,那就电联临床吧,问问患者到底什么情况,临床医生解释到:患者并无异样,且术后恢复较好,准备隔两日出院。听完临床这一番解释,顿感这危急值的白细胞结果更加迷惑,显然又是一起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的事情。

该如何拨云见日呢,不急,临床医生在叙述时,提到一句术后用了点抗生素治疗。这……经验丰富的老师们早已心中明了。

进入医嘱系统,还真被自己找到了该药物:头孢塞肟钠、替硝唑,如图14,且这两种药物都是长期医嘱。

图14

该药物医嘱为3月11日下午开出,3月11日上午行脓肿引流术,电子病历也提到术程顺利,术后予抗感染治疗。一切的一切正好完美的符合在一起,所有的疑惑都可以解释清楚了。

【还原真相】

3月9月患者于门诊就诊,抗炎治疗后,包块缩小,疼痛减轻。3月10日,包块又逐渐增大,觉效果不佳,遂3月11日入院进一步治疗。3月11日上午行脓肿引流术,并做细菌培养,术后予头孢噻肟钠、替硝唑抗感染治疗。

由于患者3月11日下午才开始使用这两种药物,故3月12日的血常规结果WBC并不明显下降。然而这两种为长期医嘱,导致患者3月15日血常规结果WBC出现危急值,中间只间隔了3天时间。

解铃还须系铃人,想要解除WBC危急值的困扰,临床只需停止这两种药物即可。

第二日(3月16日)上午复查血常规,如图15,WBC 2.41×109/L,RBC 3.61×1012/L,HGB 97g/L,MCV 84.2fL,PLT 263×109/L。

图15

虽然只短短的停止该药物一天时间,白细胞危急值便解除,故综合分析考虑,患者的WBC危急值正是由于长期使用头孢噻肟钠和替硝唑导致。

案例分析

1.头孢噻肟钠是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厌氧菌及革兰阴性菌作用较强(包括酮绿假单胞菌),对革兰阳菌作用不及一、二代,对 β- 内酰胺酶更加稳定,对肾功能基本无毒性。 

替硝唑可能有些老师不是很熟悉,熟悉更多的是甲硝唑,它们都是硝基咪唑类的药物,只不过甲硝唑是第一代,替硝唑是第二代,第三代是奥硝唑。另外,替硝唑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要比甲硝唑轻。

可简单理解,药物一代更比一代强,抗菌范围一代更比一代广,副作用或毒性一代要比一代小。当然,这样概括的并不是很精准,也存在小部分例外,如新一代药物加强了某种抗菌活性,但对另一种菌,或许其活性会弱于前一代药物,在此不做深入研究。

2.头孢菌素类药物降低白细胞与免疫系统有关,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为全抗原,再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经补体的作用破坏白细胞,也可能是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抑制骨髓,损伤骨髓造血前体细胞,导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下降。[1]

替硝唑的不良反应中有中性粒细胞减少,虽然替硝唑导致白细胞减少的报道较少,但也是一个“帮凶”的存在。

在孟祥廷老师的报道中发现,单独使用头孢噻肟钠,或同时使用头孢噻肟钠和甲硝唑,所引起的白细胞下降均明显,但如果两者合用,白细胞下降的更为突出。[2]

同理,我们可以推测头孢噻肟钠和替硝唑的联合使用,对降低白细胞的效果是不是也如何孟老师的报道呢。从患者仅仅使用两种药物、三天时间,白细胞就从8.52×109/L下降到了1.95×109/L(危急值),停止药物一天时间,白细胞立即解除危急值。由此可见,这两种药物合并使用的“威力”该有多大。

3.在本案例中,考虑头孢噻肟钠为“真凶”,替硝唑为“帮凶”。这是因为头孢菌素类药物导致的白细胞下降更多见,虽然替硝唑不良反应有减少中性粒细胞,但其不良反应少见而轻微,故综合考虑,替硝唑占次要的地位。

总结

在遇到白细胞下降的时候,尤其是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时候,排除了输液同侧采血、白细胞附壁现象、化疗放疗等因素,检验人应注意药源性的影响,并及时告知临床暂停药物或使用其它药物代替治疗。

【参考文献】

[1]于莹莹,李少辉,崔爱丽.头孢菌素类药物致白细胞降低原因探析[J].检验与临床.2019,37(3):474-476

[2]孟祥廷.头孢噻肟钠和甲硝唑致白细胞降低2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2):232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