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这一查,查出孙先生大便常规为隐血阳性。在医生建议下,孙先生看消化内科,做胃镜,果然发现问题——早期胃癌!很快,孙先生接受了内镜下的切除手术,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肿瘤边缘都是阴性的,幸亏发现得早,肿瘤被彻底切干净。
孙先生的案例告诉我们:大便常规检查不是无关紧要的检查项目!体检时千万别放弃。
01
大便是什么
大便是食物在体内被消化吸收营养成分后剩余的产物,其主要成分有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已被消化但未被吸收的食糜、消化道分泌物、分解产物、肠壁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等。
在病理情况下,大便中可见血液、脓液、寄生虫及其虫卵、致病菌等。大便检查对了解消化道及通向肠道的肝、胆、胰腺等器官有无病变,间接判断胃肠、胰腺、肝胆系统的功能状况有重要价值。
下面我们分别从“大众版”和“进阶版”对大便常规进行解读。
02
大众版解读
作为普通大众只需要了解以下两个方面内容即可。
1.正常的大便常规检查都有哪些内容?
2.什么时候需要警惕或进一步处理?
我们从两张报告单说起。
图1(正常的大便常规报告单)
图2(异常的大便常规报告单)
03
“进阶版”解读
进阶版解读主要从具体内容上进一步分析原因:
1
大便气味
大便的气味与进食的种类、疾病等有关。素食者臭味轻,肉食者臭味重。在病理情况下粪便可产生恶臭、腥臭和酸臭味,具体临床意义如下:
2
大便颜色
大便的颜色可因进食种类不同而异。
当大便颜色出现异常,且有腹痛等消化道症状时需提高警惕,必要时进一步结合大便常规的其他内容具体分析,是否出现了消化道出血等危急情况。
3
大便性状
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
第四型就是最理想的大便性状。如果出现了大便性状异常,其临床意义如下:
有时候饮食、药物会影响大便的性状,比如食用了泻药(番泻叶、果导片等)、寒凉食物(葡萄、西瓜等)可能出现腹泻,进食了铋剂可能出现大便干结。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史等进一步分析。
4
真菌
常见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大便结果出现真菌需综合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
5
白细胞(WBC)
● 肠炎病人白细胞小于15个/HPF;
● 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白细胞大量增多,可见成堆的脓细胞;
● 肠易激综合征、寄生虫感染病人可见大量嗜酸粒细胞。
若出现白细胞且患者有发热、腹痛、腹泻症状,可进一步做粪便培养指导治疗。
6
红细胞(RBC)
一旦出现红细胞或者红细胞增多,则提示可能存在下消化道出血、细菌性痢疾等。必要时需进一步做胃肠镜检查。
7
隐血
若显示为阳性(+),则提示可能有消化道出血、溃疡、炎症性肠病、胃肠道肿瘤等。
目前,粪便隐血检查已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普查的一个筛查指标,对早期发现结肠癌、胃癌等恶性肿瘤有重要的价值。为了避免误诊率,必须对同一病人的不同标本检查3-6次。若仍为阳性,可咨询专科医生,进一步做胃肠镜检查。
食用如牛羊肉、血制品、动物内脏、各种补血剂等可能导致隐血试验出现阳性结果。如果大便隐血阳性要记得排除这些原因,也可素食3天后复查,排除饮食的影响。
8
寄生虫及虫卵
若显示为阳性(+),则提示有相应的寄生虫或原虫感染。
而结果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寄生虫感染,也可能未在肠道内产卵导致结果阴性,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
9
脂肪球
成年人较少出现,多见于婴幼儿添加辅食不当(含脂肪类食物)后出现。
再强调一遍,大便常规很重要,不要拒绝检查!尤其是其中的大便隐血检查对早期发现结肠癌、胃癌等恶性肿瘤有重要的价值,可以称之为“胃肠疾病的警报器”。同时,大便的颜色、性状等与饮食、药物也有一定的关系,发现异常时注意分辨,必要时寻求全科医生或专科医生的帮助。
【参考文献】
万学红,卢雪峰主编,9版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1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