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布病”易发季,你了解它吗?

2021-05-31 10:23:35来源: 检验医学网
案例概述

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声惊呼打破了微生物室的宁静。一位患者的布鲁氏杆菌IgG抗体检测出现阳性,我参加工作不久,不曾见过“布病”患者,但也听说过这种疾病的危害,于是不由得惊呼出声。组内的老师听到我的动静,赶来查看,在我说明原因后,老师首先查阅了患者的病历:

患者女,86岁,间断喘息5年,加重11天,4天前无明显诱因发热,最高39℃,伴咳嗽咳痰,给予退热、头孢、阿奇霉素抗感染、炎琥宁、激素对症治疗体温降至正常,维持数小时后再次上升,期间伴呕吐一次,伴抽搐,体温38.3℃。以“发热”收住我院。

看过病历之后,老师立即电话联系到了临床医师。经确认,患者有羊密切接触史,院外辅助检查示脾大,考虑布鲁氏菌病。行布氏杆菌凝集试验及血培养。

图1  血培养阳性曲线

图2  阳性血培养瓶涂片-瑞氏染色

两日后,外院化验示布氏杆菌试管凝集试验1:100。同时血培养72h后报阳(见图1),转种血琼脂平板和巧克力平板,并涂片革兰染色。革兰染色镜下发现呈片状的革兰小阴性杆菌,染色很弱;瑞氏染色可见单个或成堆,呈细沙样(见图2)。

转种平板置于5%CO2培养箱培养,24h后观察血平板上有菌生长但不明显,无法辨别菌落形态。继续培养至48h后血平板上生长出较小、突起、边缘整齐、灰白色、湿润的菌落(见图3)。取菌涂片进行革兰染色,油镜观察可见革兰阴性球杆菌,沙滩样(见图4),应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VITEK 2 Compact进行鉴定,结果示马耳他布鲁氏杆菌(见图5)。

    

图3  血平板培养48h

图4  纯菌落涂片-革兰染色

 

图5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结果

何谓“布病”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全身性传染病,又名波浪热、马耳他热,俗称懒人病、羊儿病,属于乙类传染病。引起布病的布鲁氏杆菌主要有牛、羊、猪型3 种,且对人畜均有致病作用,其中以羊型布鲁氏杆菌的危害最大。布病的发病多集中在每年3~8月[1]。

布病的病原体为布鲁氏杆菌(Brucella),是一种无鞭毛的革兰阴性细菌,多呈球杆状,无荚膜或微荚膜,需氧或兼性厌氧,细胞内寄生,主要靶器官为动物的淋巴系统、生殖系统与关节,可通过病畜的流产物、乳汁和精液排出。布鲁杆菌侵入人体后被吞噬细胞吞噬,可在吞噬细胞内增殖,并经血液、淋巴管至局部淋巴结,繁殖到一定数量后,突破淋巴结屏障进入血液,后随血液侵入脾、肝、骨髓等。在细胞内寄殖时,血液中细菌逐渐消失,细菌在细胞内繁殖到一定程度时,再次进入血液出现菌血症,所以典型者可表现为波状热[2]。

“布病”的检验

外周血中培养出布鲁氏杆菌是诊断的“金标准”,但细菌学诊断耗时较长。布鲁氏杆菌血培养大多仅需氧瓶报阳,且报阳时间平均在80~90h之间[3-4]。生长较慢,接种于血平板上,放置在35~37℃,5~10%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18~24h,出现较湿润、灰色、针尖大小菌落,48h后形成圆形、凸起、光滑、较小的灰色菌落,72h后逐渐增大。因此,布鲁氏杆菌培养需加强血培养送检套数,延长培养时间,以提高阳性率。

布鲁氏杆菌的检测手段除细菌学方法外,还包括:分子生物学方法(如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病原学与血清学相结合的检测技术[包括补体结合试验(CF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凝集试验]等。相比之下,传统细菌学诊断耗时较长,血清学诊断方法较为便捷。而分子生物学方法如质谱技术在细菌快速鉴定方面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质谱技术可以通过数据库迅速、准确、灵敏地鉴别布鲁氏菌,整个过程仅需数分钟,对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5]。

“布病”的诊断

布病既往多见于牧区,但近年来在大城市出现非流行的散发病例。多数临床研究提示发热是布病最主要的临床特征,病人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复发热、多汗、关节痛、全身酸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并有接触史。

但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布鲁杆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单一发热或合并不典型并发症的表现为主,容易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关节炎、结核病、腰椎间盘突出、痛风、脊髓炎等疾病[2]。

因此,临床医师在问诊病史时需尽量详尽,并注意流行病学资料。特别注意有无被污染乳制品的摄入、有无接触感染的动物。仔细的病史询问对于布鲁杆菌病的诊断至关重要。

“布病”的防治

利福平和多西环素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治疗神经型布鲁氏菌病的首选药物。同时,也有研究表明,葛根素能加强利福平、四环素减轻关节、肌肉疼痛,保护脾脏等的功效,还能降低单纯西药治疗的副作用。

布鲁氏菌病可影响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骨关节最常被累及,如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治疗布鲁氏菌性脊柱炎常用的药物包括链霉素、强力霉素、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等,建议2种或3种抗生素组合治疗[1]。

但目前对慢性布鲁氏菌病没有相应的特效药与标准的治疗方式,且不产生持久免疫,病后再感染者不少见。所以对于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畜牧从事人员应做好检疫和疫苗接种。一旦动物出现布鲁氏菌病疑似症状,及时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断,并对病畜的排泄物等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

对普通民众而言,要将牛肉、羊肉、猪肉等肉类烹熟,生鲜奶煮沸后饮用。饲养犬、鼠等宠物时定期给宠物接种疫苗。

做好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工作,需要加强宣教,让社会群体深入了解该病,动员各方力量参与。

【参考文献】

[1] 杨海味.布鲁氏杆菌及其相关疾病的概述[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17(4):1-4.

[2] 胡振.以不明原因发热为首发症状的布鲁杆菌病十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11):1389-1392.

[3] 李艳.血培养布鲁菌在实验室的鉴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7):100-103.

[4] 康蓓佩.血培养分离出布鲁氏菌的临床特征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7):1185-1188.

[5] 俞静.应用MALDI_TOF_MS技术快速鉴定布鲁菌[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12):1443-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