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甲状旁腺瘤并发甲旁亢往往原发部位症状不典型,常常以骨痛、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为首发症状,极容易误诊为多发性骨髓瘤或肿瘤骨转移,此时,临床需要综合影像与检验的结果,慎重分析,切不可以某一检查为主,而忽视其他检查结论,导致误诊。
案例经过
患者,女,24岁,一年前不慎跌倒,臀部着地后出现臀部隐痛不适,活动受限,局部无红肿,无发热,纳差,乏力。10天前患者不慎扭伤右大腿后出现右髋部疼痛,加重伴右下肢活动受限,遂于2020年9月12日至某县医院,CT显示“右股骨近端,盆骨多发骨质破坏,多发性骨髓瘤可能”,建议至某医院进一步检查。
CT检查:考虑骨髓瘤可能,右肾结石。为慎重起见,于9月27日行SPECT骨扫描和9月29日的MRI也提示同CT类似的结果:多发性骨髓瘤征像。9月29日甲状腺B超:甲状腺左侧下方至胸骨上凹异常回声,性质待查,考虑淋巴结肿大(转移性?)。
实验室结果和影像学结伦不一致,实验室考虑甲状腺旁腺瘤并发甲旁亢,且M蛋白检查正常,排除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而影像学检查(CT、MRI、SPECT骨扫描、超声)均提示为多发性骨髓瘤,超声未发现有甲状旁腺占位等情况。
入院常规检查血清骨代谢相关激素,结果PTH:1465.8ng/ml↑。
蛋白电泳 |
M蛋白 |
尿常规 |
a、β、γ蛋白均正常 |
kappa:1.56(-);lamda:0.84(-) |
结晶数:323.3↑ |
Ca(2.1-2.6) |
P(0.87-1.45) |
Crea(45-84) |
Bun(2.86-8.2) |
3.16↑ |
0.81↓ |
28↓ |
2.38↓ |
检验学结果与影像学结果不一致!这使得临床医生非常疑惑。
案例分析
检验案例分析:
从实验室蛋白电泳检查,不支持多发性骨髓瘤,且患者PTH异常增高,电解质异常,提示可能是甲状旁腺瘤并发甲旁亢。PTH增高:在排除肾功能异常后,倾向考虑甲状旁腺瘤导致血清PTH增高,因为由骨质疏松,低血Ca,维生素D缺乏,雌激素减低等所引发的负反馈血清PTH增高,一般其增高水平不会有甲状腺旁腺瘤并发甲旁亢的水平高。高水平的PTH会作用在骨、肾、胃肠道,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PTH对骨的作用:PTH与破骨细胞上2型受体(PTHR-2)结合,并通过Gq-PLC系统促进骨的吸收,产生溶骨效应,同时释放大量钙离子入血,引发血钙增高,也就是患者全身多发的骨质疏松和骨痛,在影像学检查中表现为类似多发性骨髓瘤征象。
PTH对肾的调节有肾小管对钙、磷和重碳酸根(HCO3-)的重吸收,PTH可显著增加钙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而对于磷酸根(PO3-)则有抑制肾脏对磷的重吸收,从而出现尿常规的磷酸盐结晶较多,这和影像学检查发现有肾结石的结论一致。最终患者出现高血钙、低血磷、高尿磷的表现[1]。
临床案例分析:
10月8日骨髓细胞检查:骨髓增生减低,未发现多发性骨髓瘤征像。10月10日左髂骨开放性取材活检:反应性新生骨,纤维组织增生。骨髓检查排除多发性骨髓瘤!诊断陷入僵局。
通过临床医师和检验医师的深入沟通和交流:需要考虑PTH增高与高Ca、低P,是否为甲状腺旁腺瘤并发甲旁亢?建议重做甲状腺B超。
10月18日甲状腺B超:考虑甲状旁腺来源,甲状旁腺瘤可能。10月20日甲状旁腺SPECT扫描:左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0月26日甲状旁腺手术病理:甲状旁腺瘤!
知识拓展
PTH检测方法的发展:
1、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eassay,RIA):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放射免疫法后,用甲状旁腺提取物为抗原制出对应的抗体,从而建立PTH的放射免疫法。由于缺乏足够的灵敏度,且特异度不能满足专一检出活性完整的PTH。其后,通过人工合成不同肽段的PTH,PTH的放射免疫法准确性大大改观。可测量:C-端特异的RIA,即PTH69-84。中间端的RIA,可识别PTH44-53和PTH53-68。N-端的RIA,PTH1-36。
2、免疫放射测定法(immunoradiometricassay, IRMA):采用2个识别完整PTH不同部位的抗体,其一识别PTH1-84的C-端,另一个抗体识别N-端。通过2个抗体识别完整PTH不同部位,大大提高完整PTH的准确性和特异性。目前的大部分化学发光方法也处于第二代水平。
3、第三代定量测定方法(intactPTH):最近特异识别人PTH1-6氨基酸序列的抗体制备成功,建立了专门只能检出PTH1-84而不与PTH7-8反应的方法,使得PTH1-84的测量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
PTH的不稳定性:血清中PTH存在多种形式,完整PTH(intactPTH),N-PTH,C-PTH,M-PTH等。不同方法学所使用的单克隆抗体作用抗原决定族位点不同,造成结果差异较大。
PTH的异位合成:甲状旁腺组织以外可以合成PTH,在高特异免疫检测和mRNA分析结合 发现,证实存在异位PTH产生,如肺癌患者在非甲状旁腺组织中PTH基因5’端调节区的不正常,从而转录产生PTH。同时,实验室在报告PTH结果时,应该注明为哪一片段或哪一代的PTH实验室检测方法。
案例总结
本案例提供临床诊疗过程各个时间点,从一开始临床医师未重视实验室结果,倾向以影像学检查结论为主,考虑为多发性骨髓瘤,但实验室kappa、lamda比值正常,免疫球蛋白正常,并不支持该诊断;
相反,血清PTH异常增高,并有高血钙,低血磷,且尿中有大量的结晶,排除肾功能异常(肌酐和尿素均正常),考虑为甲旁亢。影像学结果与实验室检验结果产生矛盾,这使临床医生非常困惑,临床医生可能首先倾向怀疑实验室结果误差或干扰。
然而,实验室通过全方位(生化检验、电解质检验、免疫检验、小便常规、骨髓检查等)排除了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更加明确为甲旁亢,并且在保证检验结果可靠的同时,检验医师还要同临床取得联系,提出实验室的结论。
临床诊断疾病时要具备良好的临床思维,临床诊断过程实际就是通过对疾病现象进行调查、分析、综合推理,做出决策的逻辑过程。而所谓的临床思维即:实事求是思维,临床应该尊重事实,认真观察,深入分析,全面综合,实事求是的对待临床资料。另外,临床诊断还应具备“一元论”原则的思维:即应尽可能用一个病去解释多个临床表现原则![2]
专家点评
点评专家:邓智勇 教授 云南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
临床诊断疾病涉及对各种资料-疾病现象的分析,使得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在五花八门的事物(疾病表现、治疗矛盾、药物副作用等)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同时必须强调全面的看问题,避免片面性、主观性、先入为主,主观臆断,妨碍了客观而全面的搜集和分析资料。甲状旁腺瘤由于其原发部位的隐蔽性,不易发现,容易误诊,此时,实验室检测结果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良涛、牛蕾、朱江雯、黄文河.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国际外科学杂志2021年$2月第48卷第2期.
[2]陈文彬、王友赤,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第6篇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 571-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