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标本溶血,血钾检测结果却在正常参考范围内?

2021-09-03 13:20:31来源:检验医学网
在临床采血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常常会发生溶血现象。作为医学检验工作者的我们都知道,溶血会使血钾水平升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溶血的标本,其钾离子的检测结果一定升高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病例。

 

案例经过

 

某天中午本人值班,标本岗送来一份来自ICU的急查生化五项标本,仔细一看,发现该标本呈溶血状态,如图:

心想,它的钾离子一定会升高。然后将该标本上机检测,结果如下图:

钾离子3.81mmol/L,一看这个结果在正常范围内,突生疑惑:标本溶血,为什么钾离子检测正常?再说今天的电解质在控,仪器运行也正常。

对于这个结果,本人心中很是疑惑。虽然是急查,但为了探个究竟,排除溶血的干扰,本人还是致电ICU,要求护士重采血过来,避免溶血。

大约15分钟后,重抽的标本送来了,我马上离心,仔细观察标本依然溶血,再次检测,结果如下图:

钾离子3.65mmol/L,依然在正常范围内。于是,本人再次致电ICU,询问护士得知抽血过程顺利,并了解到患者正处于神志不清,昏睡状态。

此时,本人再三思考:既然重抽血依然溶血,那就可以排除抽血导致的溶血,推测溶血发生在患者体内

这时候,问题又来了!我们都知道体内溶血可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那该患者究竟是哪种溶血呢?于是本人查看了该患者的血常规和尿常规的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以上可见该患者HGB↓ 、MCV↓ 、MCH↓ 、MCHC↓,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尿液呈浓茶色,尿潜血3+,尿胆红素-,尿胆原-,尿蛋白2+,为血红蛋白尿。紧接着,本人给该患者加做了肝功肝酶,结果如下图:

可见TBIL↑其中以间接胆红素为主, AST↑、LDH↑↑明显升高,紧接着,本人找到该患者的血常规并推了张血片,镜检如图:

箭头所示,可见大量网织红细胞,提示红系统增生(如急性溶血,多数溶血性贫血和其他增生性贫血)。

最后笔者通过HIS系统查阅了该患者的病程记录,发现该患者体检未见肝脾肿大。同时查阅了相关资料得知下表:

综上所述,考虑该患者为急性溶血性贫血,并且是血管内溶血。最后本人立刻打电话给ICU医生汇报了这些情况,ICU医生听了非常接受这个结果。

 

病例分析

 

人体内的钾主要来源于食物,食物中的钾90%以上短时间内在肠道被吸收,吸收入血液的钾在4h内即有90%从肾排出体外。钾离子大部分(98%)存在于细胞内,少量存在于细胞外液,且浓度恒定。组织细胞中平均含钾150mmol/L,红细胞内含钾约105mmol/L,血清中含钾约4~5mmol/L。体内的钾离子经常不断地在细胞内与体液之间相互交换,以保持动态平衡。

钾是维持细胞生理活动的主要阳离子,在保持机体的正常渗透压及酸碱平衡、参与糖及蛋白代谢、保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疾病过程中,多种原因可引起钾代谢紊乱,可分为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

  • 低钾血症原因:

1.钾摄入减少:如消化道梗阻、昏迷等;

2.钾排出过多:① 经胃肠道失钾,多见于小儿失钾,见于严重腹泻,呕吐等;② 经肾失钾,成人失钾的主要原因,如呋塞米等利尿剂长期连续使用、远曲肾小管性酸中毒等;③ 经皮肤失钾,高温体力劳动,大量出汗;

3.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① 低钾性周期麻痹;② 碱中毒;③ 过量胰岛素治疗;

4.血浆稀释也会造成低血钾。

  • 高血钾原因:

1.钾潴留:① 肾排钾减少,常见于急性和慢性肾衰竭;② 钾摄入过多,见于经静脉过多,过快地输入钾盐或输入大量库存血;

2.细胞内钾释出过多:① 酸中毒;② 缺氧;③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和破坏。

血管内溶血:重度溶血如血型不合输血时,红细胞的破坏使大量钾离子进入血浆。此时若肾功能正常,则过多的钾离子还可以随尿排出,若伴有肾功能损害,即可发生明显的高钾血症。

仔细分析该病例,该标本虽然呈溶血状态,但其血钾检测结果不仅不升高,而且在正常参考范围内,是因为该患者体内发生了血管内溶血,红细胞的破坏使大量钾离子流入血液中,此时机体内钾离子调节系统迅速启动,通过肾脏把钾离子随尿排出体外,以调节钾离子浓度至正常水平,防止出现高血钾。

 

总结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接收到溶血的标本。对于溶血的标本,我们一般都会拒绝,并要求临床重采标本。但我们是否仔细地分析过溶血的原因呢?例如本文的这个病例,标本溶血,血钾检测却正常,若我们不认真分析,只是简单的打个备注发给临床,这样不仅会给临床医生带来疑惑,而且可能会掩盖患者病情,影响治疗,这样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本人深刻的认识到责任心和细心是每一位检验人的必备素质,同时深刻的体会到加强临床沟通,强化质量管理是检验科的价值所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升自己,获得存在感。

【参考文献】

[1]《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