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光是小孩子,很多成年人也会出现一喝奶就腹泻、爱放屁、常常胀气,体重还时有下降的情况。随着乳糖不耐受病症的普及,大多数人对此都不再重视,认为不会致命。但事实上,这种情况还有可能是另一种原因。
近日,根据《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的20年食物过敏反应分析,牛乳被证明是最有可能导致英国学龄儿童死亡的食物过敏原。牛奶是5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1岁以下儿童50%的食物过敏均由它引起,并且当牛奶过敏(CMA)持续到十几岁和成年时,更容易引起严重反应!
研究分析了1998年至2018年的101891例因过敏反应入院的患者,其中30.1%为食物过敏。在学龄儿童中,牛奶导致26%(17/66人)死亡,说明了牛奶是学龄前儿童致死性过敏反应的最常见单一原因。
1992年~2018年儿童(16岁以下)和成人中致命食物引起的过敏反应诱发原因
事实上,早在2015年,斯坦福大学医学院Kari C. Nadeau教授年发起了一项有关牛奶过敏调查,平均来说,牛奶过敏的孩子在2岁前就有了第一次反应,最常见的反应是呕吐、腹泻、荨麻疹和湿疹。
牛奶过敏是机体将酪蛋白和乳清等某些蛋白质当作入侵者,发生对牛奶蛋白的免疫应答,可由IgE和/或非IgE介导。产生的抗体可以抵御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引发炎症,释放组胺,并可导致一系列症状,通常在几分钟内,从皮疹和肿胀到呕吐、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
牛奶过敏是幼儿最常见的食物过敏,但在成人中不常见
相比于其他食物过敏原,牛奶过敏的机制很复杂。牛奶过敏不包括奶类引发的其他不良反应,如乳糖不耐受,这种不良反应并非由免疫反应介导,但很多时候却与牛奶过敏相混淆。因此,更好地了解乳糖不耐症,有助于区分其和牛奶过敏。
乳糖不耐受
在全球范围内,约有70%的人缺乏分解牛奶中糖分的酶,对乳糖不消化从而导致腹胀、腹部绞痛和腹泻等一些列症状,这种情况被称为乳糖不耐受症。但乳糖不耐受症常见且不致命,因此,很多牛奶过敏被误以为是乳糖不耐受时会被耽搁。
因成因不同可以分为:先天性、成人型、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先天性乳糖不耐受与基因有关,是由先天性缺乏乳糖酶或活性不足而导致,主要与种族、遗传相关。有研究发现,携带 rs4988235 G 等位基因和rs182549 C 等位基因的个体,更可能出现乳糖不耐受。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一般发生于小肠上皮损伤后,属于暂时性的乳糖酶活性低下,也见于肠粘膜发育不成熟的新生儿。
很多人婴幼儿时期乳糖耐受,但成年后变为不耐受人群,被称之为成人型乳糖不耐受。有研究者认为,这是一种“断奶机制”,可能是因为到一定年龄后,光靠“喝奶”已经很难维持人体的正常机能,需要更多种类的营养。因此,同样地区的人群,成年人要比婴幼儿更容易乳糖不耐。
乳糖不耐受的成因
牛乳中的糖类——乳糖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每100 ml牛奶中含有大约4.5 g乳糖。当空肠黏膜表面绒毛的顶端乳糖酶的分泌量减少或活性不高就不能完全消化和分解乳汁中乳糖,部分乳糖被结肠菌群酵解成乳酸、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乳酸刺激肠壁,增加肠蠕动而出现腹泻。二氧化碳偶尔还可能诱发肠痉挛出现肠绞痛。乳酸的增加还使粪便的pH值降低。
腹部疼痛和绞痛:
腹胀和肠胃气胀
水样腹泻:粪便变稀,导致水样腹泻。因未消化的乳糖引起的高酸度,粪便可能具有刺激性气味。
恶心和呕吐:呕吐伴随恶心,婴儿一直感到恶心。
牛奶过敏
牛奶过敏,更确切地说是对牛奶中的蛋白质过敏。每100 ml牛奶中大约含有3 g蛋白质,包括酪蛋白和乳清蛋白,这两种蛋白质都有可能导致过敏。
对牛奶过敏者,第一次食用时,其中的某些蛋白质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E(IgE),这一过程叫致敏,不会出现过敏反应。
再次食用时,其中某些蛋白质与免疫球蛋白E结合产生一种新的物质,这种物质会刺激人体内的肥大细胞和嗜硷粒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炎症反应物质,刺激胃肠道,引起腹痛、腹胀或腹泻;刺激呼吸道引起哮喘;如果出现在皮肤,则会使血管通透性增加,透出水分和红细胞,出现荨麻疹、湿疹。当免疫反应过于强烈时,救助不及时甚至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此外,牛奶过敏也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父母对某种食物过敏,可能他们的子女对某种食物过敏的概率也较大。
如何应对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过敏?
虽然婴儿较少发生乳糖不耐受的情况,但是也仍然有一些婴儿会有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应对。
应对原发性乳糖不耐症的对策有:
1.儿童摄入不含乳糖或少量含乳糖的乳制品或食物。
2.成人每次少量、多次饮用牛奶,由于牛奶主要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主要是在胃和小肠,因而即使有轻微的乳糖不耐受,也几乎不会影响营养的消化和吸收。
3.服用消化和代谢乳糖的益生菌制剂。如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可以利用分解或消耗乳糖,使大便酸度下降,大便中的乙酸、丙酸含量增加。
4.其他乳制品代替,比如酸奶和奶酪,其中的乳糖已经部分或全部被乳酸菌分解,因而食用这些乳制品既可以补钙,又不会引起乳糖不耐受。
5.补充外源性乳糖酶制剂。乳糖酶能直接消化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使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供机体吸收利用,不会改变原有的饮食结构,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乳糖不耐症,在饮奶或食用乳制品前均可通过补充一定剂量的外援性乳糖酶来解决。
综合以上方法后如果仍然有消化不良的症状,那就要小心啦!牛奶过敏的危害可是更加致命呦!
应对牛奶过敏的对策有:
对于如果无法母乳喂养,又对牛奶蛋白质过敏的婴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大豆蛋白的配方奶粉,或者选用已经将蛋白质水解为多肽的防过敏配方产品。
如果是成年人对牛奶蛋白过敏,唯一的办法就是避开一切含有牛奶成分的食物,可改用其他食品来代替,如豆浆、豆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