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3日,德国癌症学会《癌症研究与临床肿瘤学杂志》在线发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季刚、朱晓丽、柏乾明、邵志敏、杨文涛、周晓燕等学者的研究报告,对年龄≤55岁的中国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种系和肿瘤BRCA致病变异发生率及其生存结局进行了调查。
该研究对2015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的124例年龄≤55岁中国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血液及其肿瘤DNA进行BRCA致病变异分析,并长期随访直至2021年1月。随后,对诊断年龄、家族史、生存结局随访数据等临床病理特征进一步分析。
结果发现,种系和肿瘤BRCA致病变异发生率分别为21.0%和25%。其中,通过大规模并行测序在发现20例性细胞(16.1%)和5例体细胞(4.0%)BRCA单核苷酸变异、插入、缺失,通过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在血液DNA中发现6例(4.8%)BRCA1大基因组重排。
这些患者的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家族史与种系BRCA致病变异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肿瘤BRCA致病变异携带者与未携带者相比,无进展生存结局显著较好(P=0.047)。各种突变状态对总生存结局的影响不显著。
BRCA1或BRCA2致病变异携带者与未携带者相比,无进展生存或总生存结局未见显著差异。
因此,该单中心小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年龄≤55岁的中国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种系和肿瘤BRCA致病变异发生率较高,肿瘤BRCA致病变异携带者与未携带者相比,无进展生存结局显著较好,故有必要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行验证,在每种特定临床情况下进行BRCA致病变异检测对于患者而言可能更具成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