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肿瘤学专家于金明接受新华网采访
新华网:癌症的精准治疗和重心前移已经成为医学界普遍共识。如何实现癌症的精准治疗?癌症治疗重心前移有什么样的优势和作用?
于金明:精准治疗是一个非常长链条的系统工程,我们从预防开始就要精准,需要做到精准筛查、精准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精准的治疗和精准判断愈后等。所以我们现在讲精准,是在分子或者基因、靶点方面的精准,同时也不能忽略患者的精准或者个体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全方位去考量。
精准医学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代表,它能够区分敌我,最大限度地杀死癌细胞,保护正常细胞,这是精准医学突出的优势。当然,目前精准医学还有很多挑战,例如肿瘤的病因还不明确等,因此精准医学同样也需要不断创新。
新华网:您曾经说过癌细胞其实系我们自身最聪明的细胞,就是亦敌亦友,如何理解这句话?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和癌细胞化敌为友,友好地和睦共处?
于金明:我经常提到,癌细胞是最聪明的细胞,它如果想“优雅”地活下去,就要想方设法逃避放疗、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等治疗的攻击。我们在治疗中找到一个靶点并且阻断掉,类似于修路,当一条路不通的时候,癌细胞会找到另一条通道出去。另外,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来讲,如果阻断了一条通道,又至少可以激活另外一条甚至多条通道,这是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的一个挑战。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需要利用精准医学从多个方向、多个专业去融合,这样才能在致病因素如此复杂的恶性肿瘤面前做到集成攻关,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新华网:随着免疫疗法的出现以及逐步成熟,人们在面对恶性肿瘤时又多了一个“武器”。免疫治疗是否有局限性?目前面临哪些挑战?
于金明:免疫治疗我认为是三次革命的最后一次:第一次革命是细胞化疗;第二次革命以基因突变为主的靶向治疗;第三次革命是免疫治疗,被国际同行们评做革命性创新,它是一个新的技术,但它只阻断了一条或者两条通道,而肿瘤是多条通道,所以免疫治疗不可能治疗全部的问题。虽然它是目前比较好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技术、药物,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挑战。
新华网:目前,人类在治疗肿瘤疾病的模式上有哪些最新的进展?您认为在攻克癌症方面,如何与科技相结合,实现精准“智”疗?
于金明:肿瘤治疗是一个综合的、多链条的治疗模式,我认为将来最高的肿瘤领域应用是人工智能,只有把人工智能融合到传统治疗或精准治疗这些技术中,才能更快、更科学地推动肿瘤诊断治疗快速发展。
新华网:您认为未来肿瘤的治疗模式应该是聚焦在哪些方面?
于金明:未来肿瘤治疗实现突破有三个关键词:创新、精准、融合。解决肿瘤的最终的问题一定是精准医学,没有精准医学都是无的放矢。未来,我们要融合历史、和未来一些经验,做到传承和创新治疗相融合,中医和西医相融合,推动未来肿瘤治疗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