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鳞癌对放疗敏感,是少数可通过放疗治愈的肿瘤。近距离放射治疗在宫颈癌中的应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宫颈癌放疗中不可缺少。本文就宫颈癌近距离放疗做一解读,希望对临床有所帮助。
近距离放射治疗是将小体积的密封放射源直接放置于治疗部位或附近进行照射的一种治疗模式。
01
宫颈癌近距离放疗的起源及发展
由于宫颈特殊的解剖位置、较小的器官移动度以及阴道和子宫较高的放疗耐受剂量,近距离放射治疗在宫颈癌的应用最为广泛,能够利用人体的自然腔道将放射源置于宫颈、阴道、子宫及宫旁位置,使得肿瘤中心可以得到高剂量照射。
1903 年 Margaret Cleaves 报道使用镭治疗宫颈癌开启了宫颈癌近距离治疗的篇章。近距离放疗常用放射源包括释放 γ 射线的放射性核素镭 226(226Ra)、钴 60 (60Co) 、铱 192 (192Ir) 和铯 137 (137Cs) 等,近 20 年来,中子源锎 252(252Cf)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疗效。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宫颈癌的腔内放射治疗都需要医护人员手持放射源将其送入患者体内,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不可避免的遭到了放射源的辐射。
直到 1960 年 Henschke 等提出了遥控低剂量后装技术,即先将空载的施源器置于患者的病变部位,然后在有防护屏蔽的前提下远距离的将放射源通过管道传输到施源器内进行放射治疗,这项技术保护了医护人员免遭放射损伤。
上世纪 20 年代到 80 年代多采用的是以 226Ra 为代表的低剂量率放疗,低剂量率放疗治疗时间长,治疗期间难以保证施源器位置稳定,长时间治疗给患者造成很多痛苦。
20 世纪 60 年代后开始出现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技术, 高剂量率后装主要以 60Co 和 192Ir 为放射源,高剂量率照射明显缩短了治疗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少施源器移位,提高了治疗效率。
此后陆续建立了诸多腔内放射治疗剂量学体系,包括斯德哥尔摩系统、 巴黎系统、曼彻斯特系统和美国的弗莱彻方法等。
02
宫颈癌体外照射放疗 vs. 近距离放疗,有何区别?
宫颈癌需要内外照射的联合治疗,外照射照射范围包括盆腔淋巴引流区、宫颈、子宫及其周围可能受到肿瘤侵犯的组织。内照射范围较小,主要包括宫颈、肿瘤侵犯部分的子宫及阴道。
外照射单次剂量 1.8-2 Gy,总剂量 45-50 Gy;高剂量率近距离放疗单次剂量 5-10 Gy,内外照射联合后总剂量要达到 85 Gy 以上。
外照射多采用 6MV-X 射线,内照射国内多采用 Ir192 放射源治疗。内照射通常在外照射进行 20 次左右时开始,内外照射联合总治疗时间超过 52-60 天,肿瘤控制率降低,宫颈癌治疗超过 55 天后,控制率降低为 0.7-1%/天 。在完成内照射治疗当日不做外照射。
03
宫颈癌近距离放疗适用范围及使用剂量频率
由于宫颈特殊的解剖位置、较小的器官移动度以及阴道和子宫较高的放疗耐受剂量,近距离放射治疗在妇科肿瘤如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以及阴道癌等中应用广泛。
对于不能手术的妇科肿瘤,近距离放疗是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存在术后高危因素的患者,也需要补充近距离放疗。高剂量率近距离放疗每次剂量 5-10 Gy,每周 1-2 次。
04
影响宫颈癌近距离放疗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患者的一般状态,肿瘤的病理类型,是否接受其他抗肿瘤治疗以及施源器位置,肿瘤与正常组织间位置关系等均可影响宫颈癌放疗效果。很多宫颈癌患者合并贫血,此时放疗效果较差。宫颈鳞癌的放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宫颈腺癌。在宫颈癌治疗过程中也常加入化疗来提高放疗敏感性。
施源器植入后的位置也影响了放疗效果,对于大肿瘤、肿瘤体积小但位置偏心、形态不规则的肿瘤等传统施源器难以达到理想的剂量分布,此时需要更加灵活的组织间插植提高治疗效果。此外,肿瘤与正常组织位置过近,为了保护正常组织免遭高剂量放疗,此时肿瘤组织剂量将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放疗疗效。
在 2021 年 SGO 大会上关于宫颈放疗的相关研究发现:1. 近距离放疗是局部晚期宫颈癌标准治疗的一部分,社会人口因素和临床因素与近距离放疗的接受情况有关。2. 术后辅助放疗加化疗对患者生活质量有负面影响,但治疗结束 12 个月后的功能和总 QoL 均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