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采访主要内容:
新华网:请简单介绍一下医学影像在诊疗中的发展现状。
陈敏:临床医疗数据 90% 都是源自影像诊断,诊断医师应用各种影像手段观察身体内部评估或诊断患者病情,介入医师使用影像设备引导,对患者进行诊断和微创治疗,这些都是诊疗中医学影像的应用,这些数据也是医疗大数据库的主要来源。
从行业发展角度而言,影像科医生在整个医疗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技术的进步发展,已经从早期简单技术设备时代的辅助科室,成长为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的核心科室,全社会对医学影像检查和诊断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但是,在影像科越来越重要的同时,我国医学影像发展也遇到了一些瓶颈:从业人员数量赶不上检查数量的增长。一方面影像检查量每年以30%以上的增长率递增,但影像医生就业人数年增长率仅4%;另一方面,高质量影像人才集中于三甲医院,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这也给大医院影像科医生造成了非常大的工作压力。甚至出现了大城市三甲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无人问津的情况。
新华网:针对这种情况,您有哪些建议?
陈敏:“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及,医疗工作的重点要从以治疗为中心转向以预防为中心,尤其是慢性疾病的早筛早诊早治疗是健康中国战略落地的关键,这需要庞大的基层医院影像服务支持。建议加强基层医院影像科的普及建设,通过互联网进修学习、组织专家下基层等方式对基层医生进行培训,借助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大数据、远程诊断等手段进一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影像科技术人员队伍的规范化培训,提高影像医师薪酬待遇,培养基层优秀人才,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同时,加大医疗机构影像中心建设,通过影像中心来解决基层医疗诊疗服务能力不足的局面。
而且,要持续加大基层医疗学科建设培养力度,把病人分流到基层医院,让三甲医院影像医生有更多时间去进行临床服务,加强跟临床的沟通,提高学科的发展。这对影像行业的科研、教学,以及整个医疗服务的诊疗过程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新华网:医学影像能力升级后,能够带来哪些福祉?
陈敏:患者将在临床诊疗和疾病早筛预防等多层面受益,行业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重点发展重症、影像等临床专科,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和水平提升,数坤科技、联影医疗等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已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等领域取得突破,医学影像的升级能够助力“产学研”的全链条提升,对扩大医疗服务资源供给起到重要作用。
尤其是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逊色于中青年人群,许多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医学影像能力升级后,能够帮助更多的老年人实现早筛早诊早治疗。
新华网:可以具体介绍如何利用好医学影像,帮助老年人实现疾病治疗关口前移?
陈敏:我们希望建立一个老龄化影像大数据库,可以理解成为老年人建立一个健康管理数据银行,收集老年人群各个年龄段的影像学资料,利用人工智能,按不同年龄段进行相关影像特征的分析,包括形态、功能等方面的改变,观察中国人群正常增龄过程中的影像学改变规律,帮助实现早筛早诊早治疗。这一数据库的建立,除了能为医生提供依据,还能方便患者在不同医院就诊时的信息流转,减少重复检查。但要想建成健康管理“数据银行”需要打通各医院的数据壁垒,目前还存在不小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