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周刊社长、主编刘琳,《医师报》执行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张艳萍,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副社长李锋,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办公会成员杨小明等媒体高层代表与RDPAC执行委员会主席、辉瑞全球生物制药商业集团中国区总裁彭振科,RDPAC执行委员会副主席、礼来中国总裁兼总经理季礼文,RDPAC执行委员会成员、艾伯维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欧思朗,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人用药品总经理董博文等RDPAC会员公司代表出席了对话活动。
就创新药研发话题,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副社长李锋与RDPAC执行委员会成员、艾伯维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欧思朗进行了精彩对话。李锋表示,艾伯维是一家有着130多年制药历史传承的生物制药公司,在很多领域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特别是在创新好药上,一直助力提升当前的医疗健康水平。此次进博会,艾伯维也带来了很多创新产品,希望能为患者带去更多获益。他希望充分了解艾伯维在创新研发方面的最新进展。
作为RDPAC执行委员会成员,欧思朗表示,RDPAC成员企业都以创新药研发为重点,致力于推动创新,对于艾伯维来说,创新一直是艾伯维的主要基因,作为全球排名前五的研究型生物制药公司,艾伯维在本届进博会上以“未来星群”的概念,充分展示了艾伯维在免疫、肿瘤、神经科学、眼科等领域的创新产品。
欧思朗介绍,用于治疗AML(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药物维奈克拉,2020年在中国提交上市申请,迅速得到药监局的优先审评资格,并在2020年的第三届进博会上进行了“中国首秀”,得益于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及中国药品审评制度政策的创新改革,维奈克拉2020年底即获批。“我们正在推进维奈克拉其他适应症尽快在中国获批,包括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M(多发性骨髓瘤)。”欧思朗介绍,MDS是常见的恶性血液疾病,特别是中高危患者(占MDS 人群约70% 以上)预后差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高危MDS已经获得了突破性疗法,为MDS 患者来了生存获益。该适应症预计在2025年获批;此外,以维奈克拉为基础的方案在MM 领域也有突破进展, 特别是对t(11;14)疗效突出,CR可达95% ,MRD 达45%,该适应症预计在2024年获批。
在实体瘤领域,艾伯维带来第一款即将上市的实体肿瘤产品Teliso-V。该产品今年年初获得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目前已在国内启动 III 期临床,计划于2025年上市。在血液肿瘤方面,Epcoritamab是一款在研first in class IgG1-双特异性抗体,采用DuoBody专利技术生产, Epcoritamab可同时与T细胞上的CD3和B细胞上的CD20结合,并诱发T细胞介导的淋巴瘤B细胞杀伤。今年已向FDA提交了上市申请,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预计中国2025年获得第一个适应症3L DLBCL。“我们对这个产品非常期待,而且有非常大的信心。”欧思朗表示。
谈及免疫领域,欧思朗表示,同样受益于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及中国药品审评制度政策的创新改革,艾伯维自主研发的全新JAK1抑制剂Rinvoq瑞福(upadacitinib乌帕替尼),得以快速在华获批上市。在中国,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的上市申请正在审评中,强直性脊柱炎、放射学阴性中轴脊柱关节炎将于2022年底递交上市申请。此外,单克隆抗体产品SKYRIZI® (risankizumab)已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家获批用于治疗银屑病和银屑病关节炎,克罗恩病已在美国获批上市,未来5年,将有多个胃肠病、皮肤病和风湿病领域的适应症在全球获批。值得注意的是,胃肠道领域适应症有望于2024年在华获批。
眼科领域,Durysta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持续释放植入物,通过在眼睛前房内植入,长期释放药物,从而达到持续控制青光眼眼压的目的,有望改善患者依从性的问题。在神经科学领域,艾伯维带来的是一款用于预防性治疗成人发作性偏头痛药物QuliptaTM,目前该适应症已经获得美国FDA的批准。
欧思朗表示,希望推进中国与全球新药临床进展同步、加速推进新药在中国落地,把有前瞻性、突破性、高品质的产品第一时间带到中国,让更多创新疗法服务于中国患者,与此同时,也希望国家能充分考虑创新药在研发方面的价值,以及创新药企在研发方面的巨大投入和对创新药孜孜不倦投入的努力,在准入、医保等方面给予创新药更多的价值体现,这也是所有RDPAC会员的共识和期望。
艾伯维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欧思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