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血型从广义上讲,在血液中所能检出的任何多态性皆可称为血型,而我们通常所讲的血型则是指红细胞表面抗原,还有一些血型抗原也存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即组织抗原,如血小板抗原和白细胞抗原。
根据血型抗原的生化、遗传学、血清学等特性将红细胞抗原归类不同的血型系统,常见的血型系统有ABO、Rh、MNS、P1K1、Kell、Lewis、Duffy、Kidd、Diego等。ABO与Rh血型系统为临床上重要的血型系统,与输血及妊娠关系密切,可由于血型不合而引起不同程度的HTR和HDN,因此正确鉴定血型尤为重要。
ABO血型由红细胞上A抗原和B抗原的有无决定,且血清中存在针对自身红细胞所缺的A或B抗原产生的天然抗体,即红细胞的上的抗原与血清中的抗体存在相反的互补关系。利用红细胞的凝集试验,通过正(红细胞定型试验)反(血清定型试验)定型可准确鉴定ABO血型。
ABO血型鉴定必须正反定型都做,相互印证,当正反定型不一致时,必须查找原因,并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才可以正确分析报告。本案例患者血型经鉴定由于抗-M抗体导致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现报告分析如下。
02
案例经过
2.1简要病史
患者,女性,48岁,汉族,育一子一女,无传染病史,无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无吸烟史,无饮酒嗜好等,无家族遗传病史,经病理确诊右乳浸润性癌5月余入院,欲行手术切除,常规术前血型鉴定及不规则抗体筛查,申请手术备血4u。
2.2实验室检查
血型及不规则抗体筛查常规上机检测,发现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结果显示:正定型为A型RhD阳性,Rh表型为CCee,反定型Acell:±,Bcell:3+,Ocell:+,对照孔:阴性;不规则抗体筛查:Ⅰ:+~2+,Ⅱ:-,Ⅲ:2+;重新手工复查,并查询患者病史。
由于患者卡式结果正法定不一致、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我们重新进行手工复查,分别采用试管法和微珠凝胶法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反定型试管法在4℃、室温及37℃条件下Acell、Bcell、Ocell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凝集(具体凝集强度见下表),不规则抗体筛查试管法在4℃、室温及37℃条件下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凝集(具体凝集强度见下表),主要表现为1号和3号抗筛细胞细胞阳性,根据抗筛细胞格局表及患者Rh表型(CCee)排除抗-C,抗-e,初步判断患者体内存在抗-M抗体。
因为在4℃表现为强凝集,37℃表现为弱凝集,卡式抗球蛋白实验结果1号及3号阳性,我们认为患者可能同时存在IgM型和IgG型抗-M抗体。
增加抗体鉴定实验,结果发现其抗体格局(2,4,5,6,7,8凝集)为抗-M,同时增加了红细胞M、N抗原检测(分别用抗-M、抗-N试剂血清),发现红细胞与抗-M试剂血清不凝集,与抗-N试剂血清凝集2+,试管法及卡式法结果一致,证实了我们的结论,患者同时存在IgM型和IgG型抗-M抗体;抗-M抗体在MNS系统中比较多见,是常见的天然抗体,一般在37℃没有活性,临床意义不大;IgG型抗-M怎么获得的呢?
患者无输血史,排除了输血途径造成的IgG抗-M的产生;患者育一男一女,推测可能在怀孕过程中,胎儿遗传父亲M抗原基因,通过胎盘血液循环,从而刺激母体产生抗-M抗体。
得出结论后,我们为患者备血,筛查M抗原阴性供者(试剂抗-M血清+供着红细胞),然后用盐水法、聚凝胺法及抗球蛋白法进行主次侧交叉配血,主次侧均无凝集无溶血,并同时联系临床医生告知患者抗体鉴定情况,建议使用输血加温器进行缓慢输注,密切观察患者输血情况。详细实验室检测结果如下:血型鉴定试管法结果如表1,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如表2;卡式血型鉴定结果见图1,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见图2,不规则抗体筛查格局表见图3,抗体鉴定见图4,抗体鉴定格局表见图5。
表1血型鉴定结果(试管法)
表2不规则抗体筛查(试管法)
图1 卡式血型鉴定结果
图2 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
图3不规则抗体筛查格局表
图4 抗体鉴定结果
图5 抗体鉴格局表
03
案例分析
ABO血型系统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红细胞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在临床输血过程中其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现在已被大家熟知。然而对于MNS血型系统,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MNS是第二个被发现的红细胞血型系统,已被确认的血型抗原有46个,常见抗原有M、N、S、s、U等。
MNS血型系统抗原位于4号染色体上,有GYPA和GYPB基因形成,分别编码GPA和GPB。MNS血型抗原为红细胞表面唾液酸糖蛋白成分,GPA主要携带MN抗原,GPB主要携带Ss抗原和少量的N抗原[1]。
MN产生较早,胚胎期即可检测,Ss出生后才可以检测,临床上常见的抗体有抗-M、抗-N、抗-S,抗-s等。抗-M和抗-N多为IgM抗体,是较为常见的“天然抗体",但是抗-M最适反应温度为,37℃失去反应性,临床意义不大,但亦容易被漏检;抗-N比较罕见,25℃以上失去活性,但严重的自身抗-N可导致温AIHA,且有可能是致命的[2]。
有文献报道约78%抗-M同时存在IgG成分,IgG型抗-M可以引起严重的4℃HDN和HTR[3]。部分由于输血或细菌感染产生IgG型抗-M,儿童较成人更为多见,尤其是细菌感染的患者更为常见[4]。抗-S和抗-s通常是非补体结合的IgG抗体,能够引起HDN和HTR。
本案例中患者由于血清中存在意外抗体,影响了反定型检测结果,导致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不能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结果报告,需进一步鉴定清楚血清中存在的抗体,方可正确报告血型,进而筛选合适的供者进行输血相容性实验,才能保证患者输血安全。
红细胞抗原及血清抗体鉴定结果提示:红细胞M抗原的缺失,表现为N型;血清中同时存在IgM型及IgG型抗-M抗体。由于IgM抗-M在4℃反应最强,37℃失去活性,可建议临床在输血过程中使用输血加温器,避免冷抗体引起输血反应;IgG抗-M可以引起较严重的HTR,所以在交叉配血过程中必须引起注意,应当选择M阴性的供血者且交叉配血相合的血液应用于患者,才能避免HTR的发生[5]。
另外由于IgG抗-M可以通过胎盘,破坏胎儿红细胞系祖细胞,可引起新生儿纯红细胞发育不全,提示孕妇在产检时应注意M、N抗原及抗体的筛查,避免引起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6]。
04
总 结
抗-M是相对来讲较常见的“天然抗体”,一般37℃不反应,无临床意义,如果输血相容性实验不是在室温孵育则检测不到,通常输血中可以不考虑,但是在37℃孵育后检测到有活性的抗-M抗体时,必须选择交叉配血相容的血液(M阴性供者)。抗-M引起的新生儿溶血比较罕见,严重者可发生HDN而导致死胎。综上所述抗-M检测与鉴定应当引起临床的重视,以保证患者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晨光,卢金海.输血医学概论[M]. 科学出版社,2018,24-25.
[2]杰夫·丹尼尔,朱自严(译). 人类血型[M]. 科学出版社,2007,171-172.
[3]严洁婷,丁梦圆,许学明,等.抗-M抗体检测方式及临床意义研究[J].交通医学,2021,35(4):389-391.
[4]桂嵘,张志昇,王勇军.输血相容性检测及疑难病例分析[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7-38,144-148.
[5]高旭蓉,闫笑梅,史淑华.患儿抗-M抗体引起配血不合1例报告[J].北京医学,2007,29(2):113.
[6]钱明明,郭霞,乔芳,等.母婴ABO血型不合合并IgG抗-M抗体引起新生儿溶血病1例[J].安徽医药,2021,25(10):2102-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