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暑假即将结束,开学在即,对学生而言,除了尽快重拾学习状态以外,还需提高对各类传染病的警惕和预防。28日,湖南省胸科医院门诊部副主任、主任医师李升炉提醒,流行性感冒(流感)、新冠、麻疹、水痘、诺如病毒感染等都是在秋季开学季高发的病毒性传染病,广大学生与家长应该提高警惕,了解相关知识,做到尽早辨别,及时治疗。
流行性感冒
人群普遍对流感病毒易感,大多数为自限性。部分人群感染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如60岁及以上老人、5岁以下儿童、孕妇以及患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等。患上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体温可达39℃~40℃,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可有畏寒、寒战;全身肌肉关节酸疼、乏力等症状明显,伴有食欲减退;常有咽痛、咳嗽。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如不慎中招,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抗病毒药物。其中,奥司他韦适应症广泛,疗效确切,且对特殊人群的应用经验相对丰富,可作为治疗及预防甲、乙型流感的一线用药;玛巴洛沙韦单次给药即可见效,用药依从性好,可作为奥司他韦无法获取或不能耐受的替代选择。
新冠病毒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8月8日发布的7月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从第27周的8.9%持续上升至第30周的18.7%。
新冠全年均可发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如出现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建议居家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呼吸困难时,应佩戴好口罩,及早就医。同时,加强锻炼、规律作息,三餐营养均衡、多饮水,提高自身免疫力。
202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家委员会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儿童用药方案中提到的中成药小儿风热清,它是以银翘散为基础方辨证加减研制而成,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止咳利咽的功效,对于感冒、流感及新冠等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咳嗽、咳痰、鼻塞流涕、咽喉红肿疼痛等症状具有治疗效果。
麻疹
麻疹是传染性最强的疾病之一,患者为麻疹的传染源,在疾病的潜伏末期到出疹后5天均具有传染性。凡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在接触麻疹患者后,均易被感染而发病。麻疹的临床症状为:出疹前期发热,体温可达38℃甚至更高,有流涕、喷嚏、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及流泪、畏光、眼结膜炎等症状;发热2~5天后可出现特征性皮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自上而下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为玫瑰色丘疹,疹间有正常皮肤。
通过预防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措施。
水痘
水痘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并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临床表现是以患者身上皮肤分批出现丘疹、疱疹为特点,而其疱疹的形状如豆,色泽明净如水疱,故而得名。本病出现发热多数仅在38℃左右。
控制水痘的发病最根本、最可靠的措施是预防接种水痘疫苗。此外,定期对各室场、玩具、衣被等进行消毒及暴晒,保持家中开窗通风,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保持适度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过度疲劳,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接触病患儿,都是有效预防水痘的方法。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全球各地急性胃肠炎的散发病例和暴发疫情的主要致病原,流行高峰约为当年的10月到次年的4月,常被称为“冬季呕吐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尤其应关注诺如病毒疫情的发生情况。发病的症状主要以轻症为主,最常见表现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病程一般为2~3天,无后遗症。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可用糖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进行补液,如果吐泻症状严重,应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结核病
胸闷、胸痛、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是肺结核患者的常见症状。肺结核通过呼吸道传播,很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染。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容易发生聚集性结核病疫情,通过入学体检,能尽早发现新生中的疑似患者和肺结核患者,以便及时进行确诊和治疗,防范学校肺结核发病风险,把传染源拒之校外。
如果筛查中发现结核菌感染,应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院进一步检查,如果确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应按照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如果医生认为需要休学的,应及时休学治疗,达到复学标准后方可凭复学证明回校上学。
小朋友一旦生病最让家长和老师发愁,正常学习和生活秩序被打乱。除了做好预防措施,家长们还需帮助孩子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讲究卫生,开展体育运动以强健的体魄来抵御疾病的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