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中国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在此背景下,国产医疗器械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但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企业依然呈现“小而散”的局面。
一位医疗器械产业界人士指出,目前国内医疗器械市场无论是从绝对数量还是和全球市场进行对比,市场集中度都处于低位,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近年来,多地出台的推动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曾多次鼓励龙头企业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开展合资合作、兼并重组,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带动力。
走出临界点,快速实现“从1到10”
“医疗器械行业本身面临了研发投入大、技术迭代快、监管门槛高等难点,很多初创企业产品可能还没上市,技术就已经更新换代了。” 瑞桥鼎科集团CEO王俭表示。
因此,外延式的平台型扩张,几乎成为了国内外头部医疗器械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例如美敦力自上世纪60年代推出首款便携式、电池驱动的体外起搏器后,一度成为起搏器市场中的龙头,而后为了在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相继进行上百起收购,成为了如今一家集心血管、微创外科、恢复性疗法等于一体医疗器械龙头。
王俭所在的瑞桥鼎科集团是康桥资本孵化成立的平台型医疗器械企业,康桥资本在瑞桥鼎科成立之初就深度参与,不仅通过资金支持、团队搭建与管理、风控、海外资源整合等展等全面赋能初创企业,让初创企业能够走出临界点,不仅从0到1,且快速实现“从1到10”。
目前,瑞桥鼎科集团已完成普利瑞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南京普微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昆山雷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利福昇(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巴迪脉通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谱高医疗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及南京纽诺英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七家器械企业的整合,业务覆盖外周血管、神经科学和肿瘤管理三大领域。
在过去几年中,伴随资本市场大量资金涌入到生命科学领域,叠加《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等政策利好,国内涌现出一批优秀医疗器械初创公司。但是随之而来的资本寒冬和创业企业“从1到10”的死亡之谷,却让一批初创企业倒在了产品面世前或者市场规模化爆发之前。
“他们碰到的问题就很相似,如果没有系统性的支撑,很难持续输出高质量、性价比好的产品。”王俭表示,对于这类初创企业而言,持续不断的研发能力、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能力、销售网络的建立和出海布局等短板都需要快速补齐。
打造平台型企业,更好地应对“从10到N”的挑战
医疗器械企业的并购,横向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开拓新的产品市场,纵向上则可以实现多元的优势互补,因此医疗器械龙头的发展史则更像一部收并购史。
以今年国内开年来最大的一笔医疗器械收购案例——迈瑞收购惠泰为例,该次收购除了直接补足迈瑞在高值耗材板块的拼图外,迈瑞在超声、心电监护等设备领域的优势也能有效赋能惠泰的电生理和血管介入业务,加深构筑自身的护城河。而惠泰也将借助迈瑞在海外的营销平台,加快推动海外业务的发展。
王俭表示,平台型企业的优势在这时得以显现,但作为平台型公司,在收购之初就要考虑标的与现有企业的协同性。
王俭以瑞桥鼎科集团举例,瑞桥鼎科集团目前已打造了高分子精密导管、医用球囊、介入支架、创新涂层和有源设备在内的五大共享底层技术中心。正是这些强大的技术平台,可以帮助更多企业对接上下游、科研、临床资源,从而保持创新产品的持续输出。
“如果每个企业都非常独立,在产品价值链上没有一点共性,最后很难使出合力,而我们在标的选择之初就要考虑能不能和我们已有的技术平台产生协同。”
此外,平台型企业初具雏形后,为了最大化平台的价值,企业同样需要一套”内功心法”。
瑞桥鼎科集团将自身涵盖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采购、商业化于一体的管理系统称为“EBS卓越系统”。该系统包含相关的工具和运行体系,秉承精益价值理念,通过“1+3”的能力组合模型,在产品端全面赋能研发创新、生产、质量和成本,从而实现集团资源的精益配置与高效协同,达到科学化运营管理目的;在商业端提供医疗相关的全方位管理优化解决方案,帮助建立差异化的服务模式,不仅解决客户在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更致力于推动客户业务发展和市场影响力,从而造福更多的医生和患者。
国产器械企业出海掘金
在海外市场,平台型企业则意味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过去十余年间,迈瑞、威高、鱼跃、微创等国内领先的医疗器械企业无不是通过一系列海外收购,扩充产品线的同时拓展布局海外市场。
但相较外资器械龙头,国内的器械企业出海仍有较长一段路要走。据沙利文数据,国外TOP 5医疗器械企业2022年收入超50%来自海外,其中西门子收入主要来自德国以外市场。而2022年中国TOP 5医疗器械企业除九安医疗外,其他企业产品主要在国内销售。
近年来,国内各地先后出台多个补贴政策鼓励国产医疗器械出海,提升国产品牌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有率,从而真正实现走出国门。
想要实现海外市场布局,人才和渠道则是重中之重。王俭介绍,瑞桥鼎科集团在收购时会重点关注企业高管背景,目前旗下多个公司高管拥有海外研发、BD工作经验。此外,康桥资本及其他被投企业也能够对瑞桥鼎科旗集团下公司实现渠道、临床、注册在内的全方位资源共享,全力推动产品出海。
“我们的出海也是双向出海,一种是常规意义上国内的产品出口到海外去,另外一种就是海外市场已有的产品,我们引进后,通过新材料、新技术等进行改良创新,再出海。”目前瑞桥鼎科集团已有多个储备项目在出海前的最后准备阶段。
王俭也分享了对于海外市场的思考,如瑞桥鼎科集团的重点就放在人均GDP 1万美元以下的国家。“我们布局的外周血管、神经科学、肿瘤管理这三个核心领域,患者群体很大、一人多病情况很多、治疗周期很长,我们想为这些人群提供创新型、高质量但又在他们承受范围内的产品,我们叫做普惠型的医疗科技创新。”
同时,王俭也认为这一人群在广阔的海外市场同样巨大。而对于公司而言,只有在患者数量足够大、临床需求多样化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大规模的生产,从而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质量,真正同时实现“出海”及“普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