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多并发症 专家:慢性排异管理需及时

2025-01-08 14:23:27来源:中新网浙江

  cGVHD俗称“慢性排异”,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30%至70%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后都存在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风险。该疾病会累及皮肤、眼睛、口腔、关节等多个组织器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50%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在诊断时已中至重度,该疾病更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晚期非复发性死亡的首要原因。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副主任罗依教授指出:“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管理重在一个‘早’字,如果能够在早期阶段及时筛查、诊断并介入治疗达成规范管理,无疑能够帮助患者抓住治疗的最佳时机,进而提升患者们的生存质量。”

  罗依称,目前对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的术后管理往往偏重于原发病,缺少对这一并发症的关注,因此提升医患双方的相关认知至关重要。同时,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核心挑战在于解决纤维化难点,亟需更加针对纤维化治疗的创新方案。

  据悉,国家新版医保目录已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罗依介绍,今年医保目录调整围绕一个“新”字,新增的91个药品中38个是“全球新”的创新药,无论是比例还是绝对数量都创历年新高。其中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领域,诸如甲磺酸贝舒地尔片这类创新药被纳入其中,随着医保的落地,将进一步推动创新疗法惠及更多患者,为患者降低经济负担的同时,推动治疗关口前移,更早达成疾病管理目标。1月3日,甲磺酸贝舒地尔片在浙江杭州开出首张处方。

  罗依补充道,纤维化是疾病的“根源”问题所在,针对纤维化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免疫耐受,保持免疫平衡,以预防和减少纤维化的发生;二是对于已经纤维化的组织和器官,希望能够直接逆转纤维化。当前涌现的创新疗法,拥有恢复免疫平衡并逆转纤维化的创新双向机制,将引领其治疗进入双管齐下的时代。此外,维持免疫稳态的价值在于,在治疗的同时能够保留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这有助于解决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白血病复发之间难以平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