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周行涛在欢迎辞中表示,上海市罕见病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重点实验室(筹)(以下简称实验室)的启动,标志着医院在罕见病研究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将持续致力于推动基因编辑技术的革新和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技术的临床转化,惠及更多罕见病患者。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屈炜指出,罕见病关乎千万家庭的幸福与希望。上海市始终将罕见病诊疗与前沿生物技术研发作为科技创新布局的重点方向,未来将继续支持实验室在基因编辑和细胞治疗领域的创新研究,推动罕见病诊疗技术的突破与转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助理兼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彭慧胜强调,复旦大学始终走在医学科研的前沿,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技术的发展为罕见病治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学校将全力支持实验室的建设,助力其在罕见病研究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中国科学院王正敏、李劲松分别代表实验室战略咨询顾问专家和学术委员会致辞,从技术创新和合作的角度出发,强调技术突破是起点,临床应用是终极目标,实验室应形成产学研合力,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传递医学温度。
现场,上海市罕见病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重点实验室(筹)正式揭牌,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举行了合作共建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推进学科发展框架签约仪式。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党委书记钱飚在总结致辞中表示,罕见病防治是医学领域的重大挑战,此次罕见病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重点实验室的启动标志着向医学深水区进发的集结号。实验室的建设正是为了撬动科技创新的力量,将医学的边界推向未知领域,真正为患者点亮生命和健康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