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汇

首页 > 行业动态

APTT显著延长,竟是Ⅻ因子“作怪”

2025-01-20 14:47:43来源: 数智检验医学
作者 | 景伟
单位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凝血因子Ⅻ(Factor Ⅻ,FⅫ)是一种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纤溶和激肽系统的接触系统因子[1]。FⅫ缺乏症是由于遗传或获得性因素引起的FⅫ活性降低的疾病,多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

临床上极为少见,大多数患者没有症状,个别仅有轻微的出血表现,多数因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延长而被发现[3]

笔者在此分享一例工作中遇到的因头晕后摔伤入院检查而发现的FⅫ缺乏的病例。

案例经过

患者,男,36岁,1月前午间起床时感头晕后摔伤,至当地医院查头部CT显示:后顶部皮下软组织肿胀。凝血试验:APTT:221.4 s,提示凝血功能异常。今为求进一步诊治,门诊以“凝血功能异常”收入院。

既往患者体健,无外伤、手术以及输血史,无过敏史。父母健康状况良好,无与患者类似疾病,无家族遗传病史.

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发现:网织红细胞百分数:1.72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91.20 10^9/L(见图1),APTT:266.4 s(见图2),其余检验结果未见异常。是什么原因导致该男性患者APTT单独延长呢?

 

 

图1 患者血常规结果

 

 

图2 患者凝血试验结果

案例分析

APTT作为最常见的检测内源性凝血途径是否存在异常的指标,单独延长常见于以下原因:1、凝血因子缺乏;2、狼疮抗凝物阳性;3、凝血因子抑制物[4]

该患者外院检查也提示APTT单独延长,无用药史和其它基础疾病。笔者立即对该患者样本进行APTT纠正试验,结果显示患者即刻和2 h均纠正,提示患者为凝血因子缺乏[4](见表1)。

表1 患者APTT纠正试验

 

 

反馈临床,检测凝血因子全套,结果显示患者FXII活性1.30 %(见图3)。患者并无其它基础性疾病,结合临床症状与相关结果,考虑患者为FXII缺乏症。给予输血治疗,复查APTT明显好转(见图4),嘱注意事项后予以办理出院。

 

 

图3 患者凝血因子活性结果

 

 

图4 输血治疗后APTT变化

知识拓展

FⅫ缺乏为什么不表现为严重出血呢?是因为体内生理性止血,始于外源性凝血途径FⅦ的活化,凝血系统的放大则依靠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从而加速生理性止血[5]

有趣的是,在体内活化的FⅦ也能激活FⅪ而打通内源性凝血途径。所以体内凝血实际上并不需要FⅫ参与,这就是FⅫ缺乏的患者在临床上无出血倾向的原因。

有研究者表示FⅫ缺乏与血栓形成有关,可能是因为活化的FⅫ作为内激活途径的有关启动因子激活纤溶系统,当机体FⅫ缺乏,纤溶启动缺少了这条途径,从而使血栓风险增高。

但也有学者研究报道动静脉血栓的形成与FⅫ缺乏并无明确的相关性,这可能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探讨[1]

总结

FⅫ缺乏症是在1955年首先被报道,由于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很容易被漏诊、误诊,这些病人往往是在外科手术术前筛查时发现APTT延长[2-3]

FⅫ缺乏的患者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不缺则已,一缺便是重度缺乏。因为FⅫ缺乏很少伴有出血,所以临床上无需特殊治疗,如若有出血,可以输血进行止血,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

检验科常规凝血筛查以及因子活性检测可以判断FⅫ是否缺乏,基因检测则可以明确发病机制[6]

由于APTT延长存在多种机制,当发现APTT单独延长时,不能只考虑血友病,狼疮抗凝物等常见的病因,应当筛查相关凝血因子和获得性因素。

只有明确了病因才能防止患者被误诊和漏诊,并为临床提供正确的处理措施。

专家点评

点评专家:马俊芬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

凝血因子Ⅻ参与内源凝血途径的启动、纤溶及激肽系统的激活,近年来研究表明,FⅫ在体内并不参与凝血,因此FⅫ缺乏的患者并不会表现为活动性出血。

FⅫ缺乏的诊断主要依赖实验室检测,凝血常规的筛查,因子活性的检测,可以很好的帮助临床诊断该疾病。虽然FⅫ缺乏很少发生自发性出血,但明确诊断,可以帮助临床排除治疗禁忌症。

检验科准确快速的检测,与临床良好的沟通,明确患者病因,制定准确的诊疗方案,这也是检验科一直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