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实例
一个月前,43岁的顾女士参加了公司组织的职工体检,其他检查指标都不错,就是抗核抗体(ANA)检测结果呈阳性,滴度为1:320,荧光核型为致密细颗粒型。她连忙上网查询这个指标的含义,越查心越慌:ANA是一种自身抗体;自身抗体阳性,说明患有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等;女性多发,全身器官都会被累及,需要长期治疗……
为确定自己是否罹患自身免疫病,顾女士求诊于上海各大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当她看到另一家医院出具的ANA检测滴度为1:640时,断定自己“病情恶化”了,夜不能寐,茶饭不思。家人见状,连忙陪顾女士去医院就诊。医生在仔细询问病史、查看化验单后,发现顾女士无关节痛、疲劳等自身免疫病相关症状,也无自身免疫病家族史,仅检查发现抗核抗体阳性,且荧光核型为多见于健康人的致密细颗粒型,便建议她做一次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医生告诉顾女士,她并没有患自身免疫病,无需进行任何治疗。至于两家医院检测的抗核抗体滴度不一致,并不代表病情恶化,而是检测方法使然。这下,顾女士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你有问题,我有答案
问:什么是自身抗体?抗体阳性都是有问题的吗?
答:自身抗体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检测结果阳性并不代表患有自身免疫病。自身抗体是人体 B 细胞产生的针对人体正常器官或组织的某种细胞的抗体,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自身正常的器官或组织。部分自身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病仅攻击一种器官,如 1型糖尿病、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 ;有些自身抗体可攻击人体多个部位,如关节、肺、眼、肾等,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等。
自身抗体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自身抗体对调节免疫系统、保护机体免受自身免疫病侵害有重要作用,主要是中等或低亲和力抗体,正常人中以这种抗体多见 ;病理性自身抗体可引起炎症和组织损伤,其产生可能由遗传、环境、微生物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
虽然一些自身抗体可以在疾病发生前1~5年就被检测到,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抗双链DNA 抗体和抗Sm抗体,最早可在疾病诊断前8~9年即在患者的血液中被检测到,但出现自身抗体并不代表一定会发生自身免疫病。事实上,仅2.5%的自身免疫病由病理性自身抗体触发。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是遗传易感性、免疫系统失调和环境因素触发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问:拿到自身抗体报告,要重点关注什么指标?
答:要关注“滴度”,更要关注“荧光核型”。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测自身抗体的方法是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抗核抗体。在化验结果中,通常会显示荧光核型和滴度两项指标。
我国正常人群中抗核抗体的阳性率为8%~15%,通常为低滴度阳性(滴度≤ 1:160);抗体滴度越高,最终诊断为自身免疫病的比例越高。抗核抗体在正常人群中的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不过,自身免疫病并非高发于老年人,而是不同种类的自身免疫病有各自的高发年龄段。除滴度外,荧光核型也值得关注。例如 :在高滴度阳性者,致密细颗粒型多见于正常人,少见于自身免疫病患者 ;核膜型与核多点型多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 ;均质型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者 ;高尔基体和纺锤体核型,与任何疾病的相关性均较低。
问:复测抗核抗体滴度增高,说明病情恶化了吗?
答:临床上,抗核抗体检测主要用于辅助诊断自身免疫病,而非监测疾病活动度或药物治疗效果的指标。虽然抗核抗体的滴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体内自身抗体水平的高低,但大多数情况下,其滴度与疾病的活动性并没有相关性。临床上用于监测疾病活动度的特异性自身抗体主要为抗双链 DNA 抗体。
值得一提的是,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属于半定量实验,同一样本的检测结果,在上下一个滴度范围内,都属于可接受的范围。例如 :某患者抗核抗体滴度真实结果为 1:160,将该样本重复检测,若结果在上下一个滴度范围内,即 1:80 至 1:320,均为可接受。假设某患者在A医院进行 IFA 检测抗核抗体,滴度为1:80 ;又去B医院进行复查,滴度 1:160,为可接受范围,并不代表疾病恶化。
问:体检发现抗核抗体阳性,该怎么办?
答:疑似自身免疫病患者,按医生建议的频次和项目进行检测。体检发现抗核抗体阳性者,无须过分焦虑,抗核抗体阳性不等于患有自身免疫病,不需要频繁更换医院进行重复检测。通常,体检报告上会有医生根据体检者的各项体检结果给出的建议,若确有去风湿免疫科随访的必要,体检报告中会提及。抗核抗体中高滴度阳性、荧光核型具有临床意义,且体检者存在相关临床症状或有自身免疫病家族史,可进一步去风湿免疫科进行咨询和评估。
对疑似自身免疫病患者,专科医生会根据可疑疾病建议患者进行相关特异性抗体或抗核抗体谱检测。比如:疑似系统性红斑狼疮者,须进一步检测抗双链DNA 抗体和抗Sm抗体;疑似干燥综合征者,须检测抗SSA/Ro60和抗SSB/La抗体;疑似系统性硬化症者,须检测抗Scl-70抗体等。
疑似自身免疫病但抗核抗体为阴性的患者,短期内无需再次进行抗核抗体检测,可在3个月后或出现临床症状后,再复查抗核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