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 VS 餐后2h血糖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禁食(不禁水)8-10小时之后,于次日早餐前采血所测的血糖值。根据国际通用标准,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9-6.1mmol/L。
空腹血糖可以反映头一天晚上的用药是否可以控制血糖到次日清晨,从而有助于判断药物的远期疗效。空腹血糖还可以间接反映糖尿病患者在无糖负荷刺激状态下的自身基础胰岛素分泌情况,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从而有助于判断病情。
餐后2h血糖
餐后2h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算时间,2小时后测的血糖值,提前或延后5分钟,都不太影响对餐后血糖的评估。健康人群的餐后2h血糖值<7.8mmol/L。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下降,步入60岁之后,每增加10岁,空腹血糖增加0.11mmol/L,餐后2h血糖增加0.44-1.11mmol/L。
哪些情况会引起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处理策略有哪些呢?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又称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指体内的胰岛素不能像正常个体一样处理葡萄糖,不能有效地促进骨骼肌、心肌及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抑制肝脏糖原分解及糖异生作用。这种情况下,胰岛β 细胞需要产生更多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使胰岛功能进行性恶化,胰岛素抵抗与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胰岛功能下降的恶性循环就此产生。
处理策略:临床上对于胰岛素抵抗的患者,优先建议减重,通过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等方法改善胰岛素抵抗,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
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
有些患者可能在下一餐餐前出现胰岛素分泌高峰,导致空腹血糖异常升高。
处理策略:可以口服药物,建议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或者是瑞格列奈片,主要目的是促进胰岛素分泌。在药物治疗的时候应该控制好饮食,尽量避免暴饮暴食,可少吃多餐,每餐最好定时定量,同时还应该适当地加强运动。治疗期间还应该密切监测血糖变化情况,并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以明确机体血糖水平分泌情况。
降糖药物的使用
不同的降糖药物作用机制不同,有些药物主要降低餐后血糖,有些则主要降低空腹血糖。如果患者使用的是主要降低餐后血糖的药物,而空腹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出现餐后血糖低于空腹血糖的情况。又例如接受“三短一长”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由于睡前中、长效胰岛素用量不足,或者用量过大(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均可导致空腹血糖升高;三餐前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剂量过大,则可导致餐后血糖偏低。
除此之外,有些糖尿病患者除了服用降糖药,还使用了其他降糖药或维生素类药物(如维生素C),这些因素容易导致餐后血糖过低。
处理策略:完善6次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监测,根据血糖水平选择合适的降糖药或胰岛素。嘱糖尿病患者规律服药,勿私自停药或减量。
黎明现象
糖尿病患者可能会经历黎明现象,即在清晨由于升血糖激素(如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等)的分泌增加,导致清晨空腹血糖升高,而餐后血糖可能因为药物作用或其他因素而保持在较低水平。
Somogyi效应
这是一种反应性低血糖现象,可能发生在夜间或清晨,由于低血糖后的激素反应导致血糖反跳性升高,从而在某些情况下空腹血糖高于餐后血糖。
处理策略:调整降血糖药物,适当减少药物剂量,或改用短效的降血糖药物。
测量误差
血糖测量的准确性也可能影响结果,包括测量时间的准确性、仪器的校准情况以及操作过程中的错误。如标本采集后未能及时混匀,导致采血管内的氟化钠未能与标本充分混匀,最终导致氟化钠未能有效地抑制血细胞对葡萄糖的酵解,从而使餐后2h血糖结果假性降低。
处理策略:复测血糖。
饮食种类和量及运动的影响
如果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较少,或者餐后进行了大量运动,可能会导致餐后血糖降低。
处理策略:这种情况要特别注意,不可随意增加降糖药的用量,强行降低空腹血糖使其达标,以免诱发或加重运动后低血糖,发生危险。
疾病因素
如糖尿病胃轻瘫、慢性肝病、某些胃切除术后的患者,也会影响血糖的调节,导致餐后血糖偏低,甚至出现餐后低血糖。另外,还有部分患者由于晚上没有休息好,如失眠、劳累、熬夜等,也可出现空腹血糖高于餐后血糖的现象。
处理策略:治疗原发病,监测血糖,注意血糖水平变化。
当出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的情况时,有哪些注意事项需要掌握?
个体化治疗
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处理方式应该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而定。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并发症情况等因素,实现个体化治疗。
定期复诊和监测
建议患者定期复诊和监测血糖水平,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也需要学会自我监测血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低血糖等异常情况。
患者教育
对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教育,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糖尿病的危害、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在使用降糖药物时,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某些药物可能会增强或减弱胰岛素的降糖作用,从而导致血糖波动。因此,在使用新药或调整用药方案时,需要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警惕低血糖风险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处理餐后2h血糖比空腹血糖低的情况时,需要警惕低血糖的风险。一旦发现低血糖症状(如心慌、手抖、出汗等),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进食含糖食物或静脉注射葡萄糖等。
小结
综上,空腹血糖高于餐后血糖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产生的结果,糖尿病患者不必过于担忧,最重要的是遵循专科医师建议,合理饮食、运动,定期监测血糖,规范使用降糖药。如果长期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就诊查明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王建华. 餐后血糖为什么比空腹血糖还低?[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6(6):19-21.
[2] 周玲,孙瑜,谢钱茹,等.分离胶促凝管和氟化钠抗凝管对血液葡萄糖检测稳定性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5):524-526.